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随着新冠肺炎防控形势的好转,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在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濒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自然工作。日前,该园科研人员将200株濒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在峨眉山海拔1200米至1300米的常绿阔叶混交林中。至此,该物种已有800株回归自然。
据该院副研究员余道平介绍,峨眉拟单性木兰属木兰科常绿乔木,不仅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还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但由于野外雌雄个体存在空间隔离,传粉困难,导致结实率极低,同时受野外猴群对种子的破坏和人类活动的干扰,生境的恶化,导致野外数量非常稀少。目前全球仅在峨眉山野外发现74株,因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1999年峨眉拟单性木兰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07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红色名录将其列为极度濒危(CR)物种。
为拯救保护该濒危物种,该院和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早在1989年就开始对该物种进行迁地保护和播种繁殖技术研究。目前,通过人工授粉、繁殖技术和种子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获得幼苗2200余株。
2016年4月12日,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资助的“濒危植物峨眉拟单性木兰综合保护”项目,在峨眉山植物园首次开展该物种的野外回归,在峨眉山常绿阔叶林中回归种植120株幼苗。截至目前,通过连续5年的野外回归,已在峨眉山海拔1050—1550米区域5个回归点,有800株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自然。“通过我们定期的管理和监测,这些回归植株的长势很好,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其中2016年回归的幼苗是三年生苗,株高只有60-70厘米,现在株高已达1.3—1.6米。”余道平说。
余道平告诉记者,通过回归自然,扩大峨眉拟单性木兰野外种群数量和种植范围,为该物种摆脱灭绝危机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峨眉拟单性木兰回归自然。其中明年计划再回归200株。希望这些回归植株能在野外开花结果,世世代代延续下去,使其家族越来越壮大。”余道平表示。
余道平(左一)等人左野外种植峨眉拟单性木兰
野外定植的峨眉拟单性木兰幼苗
峨眉拟单性木兰花朵
推荐阅读:
抗击疫情 服务行业 中国花境公益大讲堂以网络直播形式线上开讲
(来源:中国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