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莞邑,金灿灿的黄花风铃木、翩然灵动的宫粉紫荆、鲜红似染的木棉树,依次逐春而来,逸态横生,花香轻溢……疫情逐渐好转,城市正在复苏,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家门,人们惊喜地发现,分布在东莞各处的一片片彩色林如期带来了春天,更给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
近年来,东莞坚持“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的城市定位,从喜获“国家森林城市”荣誉,到一批批新建成的森林公园与湿地公园融入市民生活,绿色宜居成为“美丽东莞”的特质与符号。
当前,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的新阶段,东莞正在奋力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大力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格局。为提升城市生态空间品质,今年东莞将大力推进“升级版”森林城市建设——打造高质量森林城市,让市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塑造“半城山色半城水”格局
在“小鸟天堂”银山湿地公园,春光大好、清风扑面,白鹭或在浅滩湿地觅食,或在摇曳水草间飞舞,与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卷。银山湿地公园是今年年初东莞新落成的一座市级湿地公园,位于谢岗镇。原先,这里是一片100多公顷的低洼河漫滩涂湿地。作为2019年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一年多时间的建设,将荒滩变为集恢复自然生态、湿地保育涵养、科普教育基地和休闲旅游娱乐于一体的公园,昔日被遗忘的角落摇身成为市民的“新宠”。
近年来,东莞大力推进森林进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走出了一条与传统林业不同的道路,实现了城市与生态的均衡发展,昔日的“世界工厂”美丽羽化。在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之后,东莞继续优化城市布局,2017年全市实施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三年行动,继续将昔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森林、湿地改造为高品质公共绿地,让森林、湿地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湿地,市民尽享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放松与惬意。
作为城市的氧吧与绿肺,在中心城区,黄旗山城市公园、同沙生态公园、植物园、水濂山森林公园功能完备、景观优美。如今,沿着绿道赏景、运动,不仅是享受城市生活的新范式,也是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绿色追求”。
东莞还不断加力森林公园的规划与建设,构建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绿色生态屏障,鼓励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去年,大岭山森林公园建成石洞科普园栈道;大屏嶂森林公园改造并开放游客服务中心;银瓶山森林公园启动三期项目建设,其中樟木头景区完成一半建设;红花油茶、宝山森林公园进入规划阶段……
森林湿地,相互依存。东莞形成了以华阳湖湿地为龙头的特色湿地生态圈,去年又新设立了银瓶湖、东清湖、清湖头等湿地公园,积极开展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水生态修复,标志性河岸打造等项目建设,彰显岭南水乡醇美风情。以华阳湖湿地公园为例,建成后,园内水质告别了“黑臭”,植物种类从138种上升到426种,生态效益综合评价达到2亿元/年。
水乡有好景,山林觅幽静。在东莞,一幕幕绿美山水嵌于楼宇间,“绿色”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底色。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4%,建成森林公园20个总面积达331.1平方公里,湿地公园23个总面积达21.7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区6个总面积88.3平方公里,公园个数和占比面积均居全省前列,塑造了“半城山色半城水、一脉三江莞邑香”的山水格局。
力争到2025年建成全域森林小镇
看着麻涌镇华阳湖湿地公园微波荡漾的湖面,土生土长的肖嘉裕感慨颇多。多年前他还在这里以种香蕉为生,辛辛苦苦一年,赚的钱还不到两万。但现在,他已从蕉农变身为国家湿地公园的游船驾驶员,每月数千元工资,还在村里按时享有分红,肖嘉裕的欣喜溢于言表。
近年来,麻涌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美丽水乡,2018年被广东省认定为岭南水乡型“广东省森林小镇”,2019年再获“广东十大绿美森林小镇”殊荣,许多和肖嘉裕一样的村民获得感满满。
麻涌的蝶变是东莞森林小镇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从2017年至今,东莞全市已有11个镇街成功创建省森林小镇。绿色生态环境正成为东莞人民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和展现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2019年《东莞市森林小镇建设总体规划》出台,提出突出绿化亮点、体现一镇一特色,分类建设休闲宜居型、生态旅游型和岭南水乡型三种不同类型的森林小镇。今年,市林业局将指导谢岗、塘厦、长安、寮步、大朗、企石6个镇做好森林小镇建设工作,力争到今年年底,全市建成14个以上省森林小镇;到2025年,32个镇街全部达到省森林小镇标准。
森林小镇是广东省森林城市建设向城镇和乡村延伸的趋势,也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市林业局统筹镇街森林、绿地、湿地等生态资源,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林业行动:2020年全市开展水源涵养林改造450亩,幼林、透光伐及生物防火林带抚育5800亩,红树林种植50亩;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形成莞香、荔枝、龙眼等东莞特色的林业产品品牌;吸收社会资金,适度规划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东莞还将利用“三旧”改造的契机,推进“小山小湖”建设,打造一批批微型公园、口袋公园,完善公共休闲绿地。目前,全市已有休闲游憩绿地1510处,逐渐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森林城市格局。
按照“三廊、四区、多点”的布局,一个生态优美、环境宜居、和谐自然的森林小镇群将在莞邑大地上书写美丽画卷,绿色发展新动能将加速迸发。
谋划森林城市品质精准提升
今年开始,东莞提出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大的格局、更高的标准谋划推动高质量森林城市建设。在前期全市森林、绿地、湿地公园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东莞将进一步谋划森林城市品质的精准提升,完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向广大市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这个春天,市民们发现东莞的林变美了:进入高埗镇莞潢南路,长约1公里、占地约2万平方米的景观工程于去年10月完工,道路中间黄花风铃木、美丽异木棉、红穗冠、鸡冠花、孔雀草等花草树木相互辉映,满城春色令人赏心悦目,这里已成为展示高品质城市新形象的迎宾大道;在清溪镇清溪湖出入口,小叶紫薇、木棉花、凤凰木、黄花风铃木、鸡蛋花等各种花木四季盛开、繁花似锦;在石排镇的石排大道和工业大道路段,簕杜鹃攀沿形成立体花柱,争相吐艳……
这是2019年初东莞启动的彩色林建设项目,打造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城市绿化景观,努力推动东莞的城更美。全市共推进彩色林项目168个,目前已全部完工。东莞市林业局牵头投入1989万元,在大岭山、大屏嶂、银瓶山三大森林公园开展彩色林建设,在大岭山森林公园石洞核心景区种植约59亩3600株美丽异木棉和宫粉紫荆等;在大屏嶂森林公园种植共约12.7亩的宫粉紫荆、无忧树、红花风铃木等;在银瓶山森林公园推广种植约10亩桂叶黄梅以及约20亩的美国紫薇等,今年基本实现三大森林公园“见彩成景”,为市民提供更加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
如何将珍珠般散落在全市各处的森林、湿地、绿地串珠成链,密织一张生态网络?今年,东莞将重点规划构建大尺度贯通性生态廊道,为高质量森林城市畅通脉络。
东莞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徐正球介绍,东莞将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依托现有水系生态景观林带、防护林带等,优化改造现有绿道、慢行道,建设大尺度贯通性生态廊道,打造湿地观光步道、特色观鸟步道、休闲游憩步道、登山健身步道等城市特色森林步道系统和慢行道体验系统,串联起全市各自然保护地、城市公园、小山小湖公园。还将以这些廊道融入大湾区水鸟生态廊道和珠三角森林生态廊道,既为水鸟等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迁徙途径,又在城市功能上为市民创造良好的景观视觉体验,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除了生态廊道提升规划之外,东莞还将展开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绿道文化创意提升、智慧公园管理信息系统、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等九大专项工程,推动城市生态空间品质全面提升。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指引,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美丽东莞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绿色,是生命的底色,也是“湾区都市、品质东莞”最动人的底色。
撰文:郭文君 供图:东莞市林业局
推荐阅读:
(来源:东莞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