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年持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成效显著

2020年08月11日 11:23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祁军

    1999年,四川省成都市率先在全国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试点,于2001年正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覆盖全市的14个区(市)县、193个乡(镇)、1709个村,涉及农户29.3万户、农民111.5万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32万亩。

  自2008年以来,国务院和四川省政府从退耕还林工程区的实际出发,作出了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决定,截止2018年底,共计发放中央政策直补资金9.19亿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国家累计投资8.85亿元。

  为确保退耕还林工作扎实推进,成都市政府于2008年制定下发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意见》,并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对专项工作经费、地方专项配套资金、退耕还林市级配套地方补贴等资金的标准等内容予以明确。

  在各级政策和财政支持下,成都市退耕还林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专项建设上,自2008年至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专项建设基本口粮田建设32.61万亩;农村能源建设沼气池1万口、以电代柴0.59万套、高效低排生物质炉0.14万套;补植补造14.56万亩;后续产业发展种植和丰产措施面积104.9万亩、养殖面积387.83万平方米、菌类培植904.325万袋。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市级专项配套建设上,自2008年至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市级专项配套建设新建林业产业基地6.32万亩、实施高改和丰产措施2.1万亩、低产林改造5.85万亩、林下种植1.36万亩、林下生态养殖191万只、病虫害防治21.2万亩、林农技能培训24.4万人。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成都市的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推动了木竹、林药、干果、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三产转移,带动了山丘区农民增收致富。

  (一)生态效益明显。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全市国土绿化步伐,全市林业生态建设已步入治理大于破坏,森林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的新阶段。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监测报告》显示,调查样地郁闭度及物种丰富度、退耕地的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渗透系数、土壤有机质全P全K含量、土层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土壤酶活性等监测指标明显改善,并大幅高于对照农耕地,植被向森林群落正向演替,生物多样性增加,林地涵养水源保持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有显著改善,退耕地涵养水源能力达到1.26亿立方米,固土能力达到1.89万吨/年,在保育土壤、固定二氧化碳和供给氧气等方面的生态价值,综合贡献折算每年达2.71亿元。

  (二)经济效益丰硕。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木竹、林药、干果、森林旅游业等林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退耕农户转移就业,依托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形成的良好森林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了林农致富增收的又一渠道,都江堰市仅森林休闲游年产值便达到18.7亿元。通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进一步促进了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龙泉驿区种植枇杷4万余亩,年产值1.88亿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为退耕农户带来了年人均1200元以上的纯收入。

  (三)社会效益突出。相关区(市)县以退耕还林建设为契机,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和种植结构,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行林竹纸、林草畜、林药、林茶、林桑等模式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纯收入逐年增加。同时,退耕还林不仅有计划地将生产条件极差的陡坡耕地退下来,优化了现有土地利用结构,而且还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控制和减缓了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保障。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农民生产生活观念的有力转变,改变了山区农民长期以来广种薄收和轮歇耕种方式,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监测报告》显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退耕户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增至20798元,比2009年的5364元增长了2.88倍;农户平均家庭文化消费总支出由2009年度的2363元提高至8835元。退耕还林效益评估监测点的恩格尔系数为40.35%,比2009年下降0.10%;96.53%的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工程持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态度,退耕农户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来源: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