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红线是林业生态建设的“生命线”,是增进群众绿色生态福祉的“幸福线”,是构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底线”。湖北省林业部门坚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不断提高生态承载力,筑牢绿色安全屏障。
加强林地林木管理,守住消耗上限。坚持森林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落实林地定额管理、用途管制和林木限额管理、凭证采伐,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使用林地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应保尽保。2013至2020年,全省累计办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5.6万公顷、采伐林木2144.9万立方米,均控制在年度限额以内。
加强封育保护,提升生态效益。湖北省人大颁布《湖北省天然林保护条例》,以法律形式加强天然林保护;实施天然林和公益林封育保护,全省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面积从4983万亩扩大到9616万亩,补助标准从每亩每年5元至8元提高到15元至16元;选聘66877名生态护林员,加强日常巡护,全省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不断凸显。
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生态。出台《湖北省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发布省级重要湿地名录,实施退耕还湿19.16万亩,建成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重要湿地8处、国家湿地公园66处,总数分别居全国第二位、第一位、第三位。全省湿地保有量为2175.3万亩,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2.6%,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修复提升。
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推动鸟类禁猎常态化,落实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和人工繁育野生动物退养,加强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救护繁育。金丝猴、麋鹿及大别山五针松、小勾儿茶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呈恢复性增长态势。
加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提升治理效能。自然保护地转隶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实现统一归口管理。《湖北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整合优化扎实开展,高质量编制全省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整合优化后,全省共保留各类保护地322处,总面积2832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10.16%。
推荐阅读:
(来源:湖北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