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群落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张蜜  日期: 2022-12-14 9:16:35
日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现身湖南省浏阳市休耕的旱地,占地面积达2600平方米,这在湖南乃至我国中部其他丘陵地区都较为罕见。

日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现身湖南省浏阳市休耕的旱地,占地面积达2600平方米,这在湖南乃至我国中部其他丘陵地区都较为罕见。

今年6月,湖南草地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教授张志飞及其团队在休耕试验地块发现了绿油油的蔓生植株。经鉴定,为豆科蝶形花亚科大豆属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野大豆。

野大豆又名小落豆、山黄豆、野毛豆等,是国家首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列入《中国稀有濒危植物》红皮书,与雪莲、胡杨等同属渐危种,通常生长在海拔150—2650米的河岸、沼泽、岛屿向阳的矮灌木丛或芦苇丛等潮湿地带。

野大豆在湖南并不多见,此前在邵阳、长沙、衡阳、永州等地有零星发现,面积均较小。张志飞介绍,此次发现的野大豆群落极大可能来源于1—2年前鸟类传播的种子,繁殖后逐渐形成了种子库。该休耕地前茬作物为多花黑麦草,5月中旬刈割后试验地休耕。今春,湖南地区降雨频繁且降雨量较大,促进了种子库中耐湿性强的野大豆在较短的休耕阶段形成优势自然群落。

张志飞迅速组织成立了野大豆资源研究专题小组,在该保护地完成了野大豆植物学性状调研,观测了花、茎、叶、根等器官在不同生育期的生长变化情况,测定了不同生育期植株的营养成分和生物量,记录了群落特征数量指标。

野大豆根系较发达,在自然群落中呈绝对优势,周边杂草少,植株自然高度普遍为40—50厘米,少数株丛高达80厘米,地上生物量干重每亩可达500千克,在保护地的酸性黄壤中也可形成丰富根瘤。选育优质、耐旱型的野大豆资源可用于夏季绿肥、酸性红黄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

值得关注的是,野大豆群落经历了湖南少有的春夏高降雨量和夏秋持续干旱,仍保持旺盛生长。其兼具苗期耐渍、成熟期耐旱等特性,这一矛盾对团队后续开展抗性基因挖掘和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团队持续对采集的野大豆种子进行种子成熟度和苗期抗逆性试验、野大豆群落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特征相关性研究、优质基因挖掘和新品种选育等系列科研工作。目前,张志飞经与湖南省国有林和种苗工作站商定,计划在2023年初对湖南省野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普查,建立湖南省野大豆资源分布图谱,为开展野大豆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育种奠定基础。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收藏】 【打印】【关闭
关键词:

相关资讯 >>更多

精彩图文 >>更多

园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园林网温馨提示您:在使用园林网前,请您务必仔细阅读并透彻理解本声明。如果您使用园林网,您的使用行为将被视作为对本声明全部内容的认可,将对您的行为产生法律效力。
本网站发布与转载的所有资料均为促进行业内信息交流使用目的,任何被授权的浏览、复制、打印和传播属于本网站内的资料,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等声明版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过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字样。违者本网站将依法对侵权者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网站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之信息而转载,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协调给予处理(或删除);如不同意本网之转载,请及时告知本网撤除;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标明原稿件来源,不得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园林网”,如因此原因涉及版权法律追责,自行负责,本网站概不负责。
③ 任何单位和个人认为通过本网站包含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站进行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并核实后,将会立即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④ 凡向本网站投稿的作者,投稿人务必保证稿件的原创性和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因抄袭、作假等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由投稿人本人负责。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园林网法务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