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助力美丽江苏建设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夏宁博  日期: 2022-12-14 9:20:06
近年来,江苏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江苏产业结构偏重、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偏高的特殊省情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大量“欠账”还要补,绿色产业发展“短腿”还要接,治污攻坚压力依然艰巨。

近年来,江苏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推动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江苏产业结构偏重、单位国土面积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偏高的特殊省情尚未发生根本改变,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大量“欠账”还要补,绿色产业发展“短腿”还要接,治污攻坚压力依然艰巨。

为此,江苏创新环境经济政策,持续加大投入,有力推动了保护与发展协同共进。

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美丽江苏建设取得新成效

走进宿迁市泗洪县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公园,空气清新、水声潺潺,一群水鸟正在觅食。泗洪生态环境局水科负责人王星星说,2018年,泗洪县投资4000多万元,在城北污水处理厂边建起一座占地280多亩的生态安全缓冲区,对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进行深度净化。

近年来,江苏不断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建设了一大批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净化型缓冲区,不仅能提升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也有效促进了流域前端减污增容,保障了重点河湖水生态安全。

但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初期费用较高,如何更好统筹资金、保证其有效运行,是急需考虑和探索的问题。2022年,江苏省财政厅、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下达2022年江苏省生态安全缓冲区示范项目奖补资金的通知》,16个项目列入江苏省生态安全缓冲区工程试点,并提供7426万元资金支持。

2021年,江苏省财政厅、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十四五”财政支持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创新若干举措》,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生态安全缓冲区项目试点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以项目补助、后奖补等方式给予支持。

与此同时,江苏持续加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数据显示,近年来,江苏共安排省级环保能力建设资金17亿元,支持省本级环境监测、监察、应急执法能力建设等。今年以来,江苏印发全国首个省级专项规划,排定909个年度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900亿元,涵盖污水收集处理、固废处理处置、生态保护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

“金环”对话,构建江苏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

江苏绿色金融发展起步较早,并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近年来,在历届“金环”对话会的推动下,江苏省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朋友圈”不断扩大;“环保贷”业务由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有力解决企业环保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推出了一批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更好引导金融资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了“政—银—企”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镇江华科电镀园聚集了45家电镀企业。“近年来,电镀行业不断升级,新增很多难以处理的污染物因子,10年前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已不能适应处理需求。为此,园区决定建设废水处理二期项目。”园区工作人员坦言,项目需要4700多万元,筹集资金压力大。“省、市生态环境部门主动上门介绍相关政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经过层层审核,二期项目获得了3000万元的‘环保贷’,利率只要3个点。”

近年来,除了“环保贷”之外,江苏还推动企业排污权成为可抵押贷款的合格资产,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推出“环保担”产品。

“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江苏绿色信贷余额达1.95万亿元,同比增长49.06%,占全国绿色信贷余额的10.8%,当年新增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46.1亿元,绿色金融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查斌仪说。

给“绿水青山”算钱,探索建立生态价值实现机制

水环境区域补偿政策是江苏在流域生态补偿政策上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也是江苏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上的一张名片。

早在2007年,江苏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水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制度建设,先后在太湖流域和通榆河流域开展试点,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在此基础上,2014年实现了全省覆盖、双向补偿,江苏也成为全国首个水环境区域补偿全覆盖省份。近年来,水环境区域补偿政策对提升重点断面水质、促进水环境质量根本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用于奖励无锡、常州两地梁溪河、社渎港、武进港等七条主要入太湖河流2021年水质达到年度控制性目标要求的7000万元治理专项资金,已全部到账。”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太湖水污染防治处有关负责人表示,为鼓励引导地方聚焦太湖主要入湖河流治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定,对主要入湖河流治理成效显著的地区进行奖补。

“奖补政策的实施到位不仅是对基层生态环境工作的充分肯定,也为我们宜兴更好地开展下一步的深度整治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无锡市宜兴生态环境局局长唐凯高兴地说。

位于扬州市江都区的祥裕生态园艺农庄主营花卉苗木、水果种植销售,水产养殖销售以及生态农业观光。虽然拥有丰厚的生态资源,但却苦于缺乏价值变现的渠道,因缺乏足够的抵押物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今年3月,《江苏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印发,扬州市江都区被列为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地区。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江都农商银行通过对企业进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以核算结果为质押保证发放贷款的支持模式,向祥裕生态园艺农庄发放江苏首笔“GEP生态价值贷”300万元。

据核算,祥裕生态园艺农庄截至2022年6月的GEP价值为2731万元,其中人居文化价值1471万元、生态调节价值1056万元、生态物质价值204万元。“没想到,我们的生态资源,还能换来银行贷款。”祥裕生态园艺农庄负责人激动地说。


(来源:中国环境报)
  】 【收藏】 【打印】【关闭
关键词:

相关资讯 >>更多

精彩图文 >>更多

园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园林网温馨提示您:在使用园林网前,请您务必仔细阅读并透彻理解本声明。如果您使用园林网,您的使用行为将被视作为对本声明全部内容的认可,将对您的行为产生法律效力。
本网站发布与转载的所有资料均为促进行业内信息交流使用目的,任何被授权的浏览、复制、打印和传播属于本网站内的资料,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等声明版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经过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园林网”字样。违者本网站将依法对侵权者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网站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出于传递更多之信息而转载,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我们协调给予处理(或删除);如不同意本网之转载,请及时告知本网撤除;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标明原稿件来源,不得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园林网”,如因此原因涉及版权法律追责,自行负责,本网站概不负责。
③ 任何单位和个人认为通过本网站包含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本网站进行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说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并核实后,将会立即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④ 凡向本网站投稿的作者,投稿人务必保证稿件的原创性和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因抄袭、作假等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由投稿人本人负责。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园林网法务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