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林长治林 山青水绿民欢悦

2022年09月05日 09:18中国绿色时报龙琳

盛夏,皖西大别山六安,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青松奇峰,云海飞瀑;淠河国家湿地公园,水清草茂,鸟鸭闲游;江淮果岭,油茶遍野,生机勃勃;大湾村,依山傍水,村民安居乐业。

六安地处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山区、库区。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是皖西重要的生态屏障。全市林地面积72.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5.51%,湿地保护率58.59%。

近年来,六安紧扣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探索出一套六安特色的林业改革模式。

巡林解决难题

“真不巧。刚刚杨局长陪同市级林长、市政协副主席王仲儒去金寨等地巡林去了。”记者一行早上驱车从合肥赶到六安市林业局时,林长制改革科工作人员抱歉地说。市级林长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巡林,县级林长至少每季度开展一次巡林,是六安市的规定动作。林长们深入基层现场,或调研部署,或督促指导,或帮助解决困难,成了林业保护发展的领头雁。

实施林长制尤其是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以来,六安着力建立健全特色林长组织体系,在市、县、乡、村四级林长组织体系基础上,增设市级督察长及区域性、重点生态功能区林长;发挥全市7118名生态护林员“第五级”林长作用,形成了独具六安特色的林长、督察长、区域性林长、功能区林长和生态护林员综合组织体系,让每片山头、每片森林都有专门的守护者。同时,建立“正负面清单”“提示单”“警示函”等制度,建立“林长+大数据”平台,推动林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林长真帮助解决问题。”金寨县天堂寨镇党委委员、天堂寨国有林场场长黄飞深有感触地说,天堂寨国有林场因保护山场需要一辆森林消防车,金寨县县级林长、副县长邹刚文在巡林时得知情况后,立即协调有关部门,申请购车计划、帮助解决资金。前不久,车子已办理入户。现在,全市有各级林长、督察长4843名,仅2021年市县两级就巡林800多次,解决问题200余件。

打造特色功能区

沿着裕安区独山镇钱店村柏油路盘山而上,站在山顶江淮果岭大观园,放眼四周,皆是一人多高的油茶林。“这片油茶林是裕安区伊甸园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群众山场发展起来的,面积1.36万亩,也是全市6个林长制改革特色功能区之一。”裕安区林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露说。

六安市生态优良,物产丰饶。天堂寨被誉为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5%;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等六大水库,犹如六颗明珠镶嵌在大别山中;“十大皖药”中,六安占有六席,其中霍山石斛被载入2020版《中国药典》;六安瓜片、霍山黄芽等茶叶享誉全国。

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六安市着力建设六安茶谷、淠淮生态经济带、江淮果岭、西山药库、市主城区暨淠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铁路、国省骨干道路生态长廊6个林长制改革特色功能区,推动茶旅融合、果旅融合、中药康养融合,打造绿色产业发展先行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样板区、林业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和林下生态平衡发展试验区。如今,6个林长制改革特色功能区建设初见成效。茶谷功能区已建成52个茶谷精品线路,502个茶谷小镇、小站、小院,区域人均增收超1200元,六安茶谷主题公园成为其中的代表。淠淮生态经济带功能区一批重大节点、河湖景观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快速兴起,森林小镇、红色小镇、果蔬小镇、怡养小镇和田园综合体交相辉映。江淮果岭功能区形成以林果业带动多业发展的格局,带动区域近7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西山药库功能区中药材种植面积16.28万亩、产量16.46万吨、产值60.27亿元,并建成一批特色养生基地,促进了自驾游、团体游、休闲体验游的发展。

加快推进示范区先行区创建

2016年,安徽在3个市开展林长制改革试点,六安并未被列入其中,但他们以试点单位为标杆,着力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改革发展模式,充实完善全省林长制改革内容。“省里出台的一些制度性做法,如一林一警等,都有六安先行探索的影子。”六安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围绕4个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和12项改革创新任务,六安市在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林业产业、优化林业发展环境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提出林下生态平衡种养理念,支持霍山县太平畈乡石斛林下生态平衡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霍山石斛林业产业园(太平畈乡)成功创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在探索建立林业信贷和保险服务制度方面,创新“植株+果实”林业特色保险,签订全省首笔油茶“植株+果实”保险单,为全市11.6万亩油茶基地提供了2.93亿元的风险保障;率先制定《六安市自然保护地内建设项目负面清单》,开展自然保护地卫片监测判读合作,建立了全省首个主动自我监测工作机制;率先探索推行森林防火责任网格化、巡查精细化、任务标准化、监管信息化“四化”管理模式;首创松材线虫病防治行政责任人保证山上无病死树、监管责任人保证行政执法到位、技术责任人保证病死树处理规范“三个责任人”制度;结合林业与国土“三调”数据对接融合,探索开展公益林优化调整试点。敢想敢试,不断推动林长制改革往深处做、往实里走,六安林长制改革始终处于全省“第一方阵”。

加快产业发展

“我现在是村里生态护林员,护林之外在村里打些零工,种了3亩中药材,加上国家补贴,一年收入3万多元,在2017年就脱贫了。”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村民陈泽平说,“现在,我们住楼房,吃喝不愁,生活越来越好。”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考察,走进陈泽平等贫困户家中了解脱贫措施等情况。如今,全村依托林业资源优势,走茶旅融合、红绿结合的发展道路,山上种茶、家中迎客,村民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6000多元增长到2021年的1.5万多元。

大湾村是六安市的一个缩影。实施林长制改革以来,六安市在护绿、增绿、管绿的同时,大力推动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木竹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等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六安市木本油料产业协会成立,设立5000万元市级油茶产业专项资金和竹产业财政专项资金;成功创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2处,建成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2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2个。2021年,全市林业产业总产值664.2亿元,居全省前列。

霍山县太平畈乡是霍山石斛的原产地、核心区,招商引进港资天下泽雨、国企中国中药、上市企业精工集团等十几家企业入驻,带动全乡常年从事石斛生产加工3000多人,临时用工达20多万人次,帮助300多户贫困户脱贫;该县上土市镇引入华强集团开采陡沙河林下温泉,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100个,带动贫困人口126户510人稳定就业,人均增收4.5万余元,带动周边农家乐和客栈发展到100多家。

金寨县充分利用厚重的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优势,与各展馆、遗迹、景区等单位合作,以红色历史文化带动生态旅游,让更多农民端上“生态碗”、吃上了“旅游饭”。“我们将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全面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高标准推进全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六安大地生根结果。”六安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