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被称为“树上蔬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利用历史。汉代民间的食椿习惯就已遍布大江南北,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将香椿作为救济植物载入《农政全书》。
香椿不仅风味独特,诱人食欲,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富含钾、钙、镁元素及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蔬菜,抗氧化能力也位于蔬菜之首。古代民间流传着“常食椿巅,百病不沾,万寿无边”的说法。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指出了“香椿叶苦、温煮水洗疮疥风疽,消风去毒”的保健医药功效。清代《陆川本草》认为,香椿能“健胃、止血、消炎”。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椿芽富含多酚类、黄酮类、三菇类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降血糖、降脂和抗癌等功效。
从香椿食用历史和保健价值来看,它是值得深入挖掘利用和有着广阔发展空间的多功能树种。向森林要食物,通过香椿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香椿在大食物观下森林“粮库”建设中的作用。同时结合并践行“大健康”理念,亟须加强高产、高营养和药用价值等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研发,推动香椿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让百姓丰富“菜篮子”,而且让种植户鼓起“钱袋子”。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香椿、红椿等椿树的引种和培育,主要基于椿树速生的特点用来营造速生丰产林,缓解当时木材供需的矛盾。2007年全国珍贵树种发展论坛的召开,掀开了发展珍贵树种、增加战略资源储备的新篇章。
椿树是适宜南北方造林的珍贵乡土树种。亚林所组织科研团队对其品种少、栽培模式单一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椿树“有性创造,无性利用”的长期育种策略,开启了大规模野外调查,收集保存大量的优树种质资源,支撑建设了多生态区种质资源库,初步构建其育种群体,选育了3个林木良种,适生区从北纬30度扩大到北纬33度。
在椿树材用品种选育的同时,亚林所根据市场对椿芽的需求,同时开展了菜用香椿的遗传改良。
率先破译了香椿全基因图谱,构建了香椿核心种质,阐明了其生长、适应性、营养和药用成分等遗传变异规律,全基因关联分析筛选出与营养、药用相关的功能基因,加快了香椿遗传改良进程。选育出3个菜用香椿品种,其中“椿秋红”品种实现了四季可采摘,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传统品种的3—5倍,改变了春天一季采摘的历史。制定了育苗、造林、高效栽培等多项培育技术标准,提出矮化密植、椿茶间作和材芽兼用等栽培模式,香椿优良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已在华东、西南和西北等区域推广种植10余万亩。
为进一步保障香椿产业健康稳定发展,2020年亚林所牵头申报并组建了国家林草局椿树国家创新联盟,联合国内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提出了香椿“材为主,菜为先,药为辅”的产业发展思路,制定了香椿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近年来,香椿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100余万亩,年产椿芽约1.5万吨,支撑企业开发兼具香椿特色风味和营养的系列产品,包括干香椿、酱、茶和酒等,目前相关产品已进入欧美市场。截至2023年,香椿产业年产值近100亿元。香椿已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特色林业产业,未来将在助推共同富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国际林联楝科植物工作组协调员,国家林草局椿树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浙江省林学会种苗和花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