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花 终一生

2024年05月31日 16:24中国绿色时报刘倩玮

     一身利落的蓝衬衣、黑裤子,皮肤黝黑、双手粗糙,与同龄人相比,时间在李文凯身上留下了更多印迹。

  5月中旬,在北京月季盛放的时节,记者见到了北京市“月季栽培大师”李文凯。从1975年分配到天坛公园进入月季班,2000年当选北京市劳动模范,2010年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到2015年退休……他的一生,与月季结下不解之缘。

  “我这辈子都在给月季‘打工’。”年近古稀的李文凯一聊起月季,脸上有笑、眼中有光。

  对月季日久生情

  天坛公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养月季。1961年,在“月季夫人”蒋恩钿的指导下,天坛公园开始筹建月季园。1963年,天坛月季园建造完成,同年,天坛月季班成立。

  “养月季是个苦活累活,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文凯说,刚到月季班,枯燥而繁重的养花工作一度让他感到迷茫。

  难道要在这里待一辈子?天坛第一代月季栽培人刘好勤看出了李文凯的心思,开导他:“工作总得有人干,既然干了,那就认真干好。”这话点醒了李文凯。自此,他一头扎进了园子,专心致志和月季打起了交道。

  初出茅庐的李文凯拜刘好勤为师,白天跟着师傅学技术、学经验,业余时间便把自己埋进书堆里学新知识。

  “养月季是一个涉及生物学、遗传学、气象学、土壤学等多门学科的技术岗位,实践性很强。”李文凯逐渐发现,养好月季着实不易,温度、湿度、肥料、虫情等每一项指标都需要潜心研究,容不得半点疏忽。

  为摸清月季的脾性,李文凯长时间待在花圃,细致观察,积累试验数据。脱下手套练习修剪技术,手被扎得满是伤痕。他跟着师傅刘好勤下到口径仅1米的化粪池,捞出最底下吊桶掏不到的黏稠粪液给月季施肥,经常被熏得泪水直流、透不过气。

  凭着这股拼劲儿,李文凯在很短时间内就由月季养护的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天坛公园里数百种月季,他只需要看枝、刺、叶,就能认出是什么品种。他养护的月季,也总是花朵饱满、株型美观。

  更大的转变发生在1979年。这年开始,天坛公园每年“五一”和“十一”分别要举办两场大型月季展。为了准备这两场展览,李文凯与师傅刘好勤要提前两个月对天坛公园的月季逐一进行花期调控。

  以扎实的基本功、高超的养护技艺,他们每次都能让数百种月季同期绽放。天坛公园高水准的月季花展,赢得市民关注,收获各方赞誉,也让李文凯有了获得感。

  渐渐地,工作变成了爱好,责任变成了热爱。

  对技艺斤斤计较

  采访开始前,李文凯从包里拿出一张纸。仔细一瞧,上面工整地写着记者给他发的采访提纲和梳理好的思路。认真严谨,是李文凯对自己最基本的职业要求,也早已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

  “每次做完花期调控,我都会进行复盘总结,力求精益求精。”在李文凯看来,精进月季养护技术没有捷径,只能靠多学、多练、多总结。

  40年扎根月季养护一线,李文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更成就了“精准控花”的拿手绝活。

  何谓“精准控花”?简单来说,就是让月季什么时候开,它就什么时候开。

  如何做到?“在露天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花期调控,主要通过修剪实现。同时需要综合考虑月季品种这个内在因素,以及温度、光照、肥料等外部因素。”李文凯道出秘诀。

  李文凯介绍,月季品种不同导致花期不同,如果想要多个品种同时开,就要分时间、分方法进行修剪。而外部因素最重要的是积温,即连续每天平均温度的总和。多数月季品种,从发芽到开花,积温要700℃—1000℃。其次是光照,光照越足开花越早。肥料则用来微调花期,如果花期比预想晚了,可以多施磷钾肥促开花,反之可以多施含氮量高的肥。

  让一盆月季的枝条同一天开花,关键有两点:一是修剪的时候留的芽点要基本同样大,并让其同时发芽。二是在第一次修剪后的复剪时,即芽长到1至3厘米时,根据枝条粗细预设开花数量,把多余的芽抹除。

  李文凯执行过很多项“精准控花”任务,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为2008年奥运会火炬传递跑道两边布置数百盆月季。

  “8月的北京正值酷暑,不仅要让不同品种的月季同时如期绽放,保证开花量多、株型饱满、高矮一致,还要让它们在高温炙烤的水泥地上‘超长待机’,对我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李文凯告诉记者,他提前3年就开始准备,通过试验把不适合夏季的月季品种淘汰,调整养护技术增厚月季花瓣,提高其抗旱能力,并采用遮阴、洒水等手段,延长花期。

  完美完成任务的李文凯一战成名。随着多项荣誉加身,有些社会企业想高薪聘请李文凯加入,但都被他回绝了:“人在天坛,岗位在天坛,要把精力都放在这。”

  对育种有喜有盼

  培育“中国月季”,让“中国月季”走向世界,这是李文凯年轻时立下的志向。问起原因,他直言是因为不服气。

  “月季原产于中国,但国内月季育种研究起步晚,很多品种都是从国外引进,名字也是‘伊丽莎白’‘亚利桑那’等音译过来的‘洋名字’。”当时年轻气盛的李文凯憋着一股劲儿。

  但是,想培育出漂亮的月季新品种可不容易,不光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月季要在花头没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做育种。花开后,风以及蜜蜂等昆虫都可能带来其他的花粉,给育种带来不确定性。”为抓住最佳育种时间,李文凯经常天没亮就守在园子。

  1976年,原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哈贵增到天坛公园进行业务指导。跟着哈教授,李文凯学了不少育种技巧,并开始尝试辐射诱变育种。

  “要过十多道关卡,其中最难的是让品种能抗病、抗旱、抗寒,并具备连续开花习性。”李文凯上班监测记录育种情况,下班便在花房里翻书学习,工作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

  李文凯的月季育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诱变材料失效、遭遇天气灾害等不少波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40年间,他培育出了20多个月季新品种,并都取了地道的中国名,包括曾在2016年月季洲际大会上获得金奖的“霞辉”“凯歌嘹亮”“天坛荣光”等。

  “‘天坛荣光’很独特,花径约13厘米,粉色花瓣上呈现不规则的放射状条纹。与大多只有1个花蕊的月季品种不同,‘凯歌嘹亮’有3至4个花蕊,十分漂亮。”谈到自育的月季品种,李文凯满是兴奋与自豪。

  退休以后,李文凯将育种工作的接力棒交给了徒弟富迎辉。“我正以‘加里娃达’月季品种作为母本,以‘一等奖’月季品种作为父本,希望能培育出花朵更大、颜色更丰富、香味更浓的月季品种。”富迎辉说。

  一直以来,天坛公园都有师傅带徒弟的传统。跟着师傅刘好勤学习了12年的李文凯,传承刘好勤的匠人精神,带徒弟从不藏私。如今,富迎辉已成长为月季栽培行业的带头人,先后获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突出贡献人才、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等荣誉。

  2023年,天坛公园月季园建园60周年,李文凯再次开门收徒,青年职工陈鹏飞成为他的第二个徒弟。

  “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前辈们的努力对我来说既是宝贵的财富,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技术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整个社会。荣誉也不属于我个人,它是天坛公园所有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采访过程中,李文凯反复说道。

  择一事,终一生。李文凯说,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他希望将技术传授给更多人,“让‘中国月季’闪耀世界,是我一生的追求,要一直做下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