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之力 碳惠未来

2024年06月14日 13:30中国绿色时报黄山

      夏日的北京大运河碧波荡漾,运河两岸绿意盎然、游人如织。

  6月1日,“新质之力 碳惠未来”2024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林业碳汇发展论坛在大运河畔举办。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聚一堂,深入研究探讨林业碳汇的科学原理和实践路径,聚焦新质生产力与林业碳汇创新理念碰撞思想火花,探索更多实践路径,推动绿色生态共建进一步深入发展。

  绿意通州打造林业碳汇试点

  2022年,通州区成为全国首批林业碳汇试点城市,是北京市唯一的入选区。为此,通州区制定了《林业碳汇试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工作在机制建立、任务落实、宣传推广等方面稳步推进。

  “我们的发展愿景是:城市副中心能成为全国保碳增汇的先锋者、碳汇交易的实践者、生态补偿的完善者、公众体验的引领者、高质量发展的示范者,并成功创建碳汇自产自销的‘通汇赢’发展范式。”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局长胡克诚介绍。

  预计到2025年,副中心森林覆盖率将达到34.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湿地保有量6224公顷,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万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81.43万吨、碳储量年增长率超过3%。

  在论坛上,副中心发布了园林绿化应对气候变化三年行动计划,将瞄准六大方向、通过16项重点行动、实施52项具体措施,全面推进地区碳增汇和碳减排,为建设林业碳汇试点与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

  备受关注的还有通州区双碳智服平台。该平台构建了区、乡镇二级碳汇管理体系,集双碳地图、企业管理、数据核验、碳资源目录、作战图和数据分析六大应用于一体,服务区域内林业碳汇申请、登记、注册、交易、抵销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示范性碳汇+创新化应用模式,实现通州林业碳汇开发基础能力跃升,促进林业碳汇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化和长效化发展。

  由通州区园林绿化局与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牵头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态价值实现智库研究中心”和北京城市副中心“通汇赢”产业联盟也同步启动,标志着通州区林业碳汇试点建设将集聚智库平台和产业平台,汇聚多方合力,挖掘和拓宽通州区林业碳汇多元化价值实现路径,共同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林业碳汇试点建设。

  “绿碳”发展前景广阔

  2020年,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正式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为了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的使命,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围绕脱碳资源、脱碳产业、保碳增汇开展相关工作。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还需研究和努力。同时,还要强调如何动员国民自愿参与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当中,形成一种自组织社会实践模式,通州区的尝试具有很大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在主旨报告《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增汇潜力》中提出。

  多年来,“三北”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作出了巨大的固碳贡献。国际粮农组织数据表明,中国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是负值,2019年的吸收量达到6.5亿吨二氧化碳,这是被国际认可的生态工程碳汇贡献。

  “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要强调基于自然的生态建设和碳中和方案,基于自然规律、自然条件、自然过程。要实现全域国土空间的生态建设与温室气体管理体系,促进脱碳绿色转型发展,培育新型生态经济体系筑牢国家生态基础设施,近自然经营生态资产,最终实现地球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环境治理共同体。”于贵瑞认为。

  在“双碳”目标视域下,降碳与减污是有机融合的整体。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有着自己的思考:“减污与降碳的关系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完全融为一体的。污染物排放与温室气体排放是同根同源同过程,治理是同频同效同路径,管理是同时同步同目标。”

  为更好地实现降碳减污与“双碳”目标,侯立安认为:“我国应强化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基于林草的扩绿增汇技术、低碳/零碳水处理技术、非常规水资源低碳利用技术、绿色建筑与低碳空气消杀技术、有机固废协同处理与资源能源化技术等新技术的作用,从而实现降碳减污与扩绿增长的协同推进。”

  碳汇市场蓬勃发展

  碳市场是低成本、高效率地促进碳中和的制度工具,具有国际化和市场化两个特点。自愿碳市场作为国际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促进了碳市场的有效性、流动性与稳定性。

  北京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梅德文高度关注国际碳市场发展情况。他说:“从发展趋势看,高质量和统一成为全球自愿碳市场发展的两大显著特征,分别对应供给侧高质量、高诚信度和需求侧高度统一的市场、高透明度、高流动性。”

  从中国自愿碳市场的角度出发,他认为,“中国目前是最大的碳信用供给国,未来也可能是最大的需求国,这决定了我们需要顺应国际自愿碳市场发展趋势,借鉴各大交易所经验,开展多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探索,推动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自愿碳市场建设。”

  充分利用碳汇和碳市场,是促进地方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象官、原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吕学都认为,可充分利用碳普惠机制,鼓励激励公众参与碳减排。碳普惠机制重点针对个人日常的减碳行为给予激励,碳市场作为信用市场,要严格保证碳普惠的质量。“从实际情况出发,我建议探索通过法规保障碳配额碳信用的资产属性,建立跨区跨省碳信用交易机制。”

  林业碳汇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探索。截至2021年底,全球共有26个碳抵消机制,其中覆盖林业碳汇方向的有19个,占据全球总量的73%,林业碳汇市场已成为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多年来持续关注生态系统增汇情况,在四川省启动了省级森林经营碳汇潜力优先区规划试点,组织制定了城市生态系统碳清除项目方法学的标准。

  “基金会将推动各方合作,募集资金为副中心的生态建设、减碳增汇提供支持,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创新多元的资金机制,服务副中心建设,为通州创建国家林业碳汇试点示范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杨超说。

  在林业碳汇的发展中,离不开绿色金融的身影。2015年,《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市场已经初具规模,绿色信贷是最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

  “回顾过去,国内首单用于森林碳汇的碳中和债券,是中国农业银行2021年发布的,债券累计筹到了36亿元资金。福建南平顺昌县国有林场积极和兴业银行南平分行开展合作,进行了质押贷款和回购。去年7月,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某保险企业签订《深圳市红树林蓝色碳汇指数保险捐赠协议》,为保护区的红树林碳汇量提供风险保障和防灾减损服务。”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生态保护项目主任华宁介绍。

  “推动金融支持林业碳汇,离不开良好的发展环境。从长远来看,加强激励和保障机制建设、完善产品创新和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和统一林业碳汇的方法学是非常必要的。”华宁认为。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