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4日消息:山东青州市号称“中国北方花卉交易中心”。不久前,我市党政农业考察团前往实地考察,感觉名不虚传。该市花木主产区黄楼镇,真的是“十里花街、百亩市场、千户经营、万亩基地”。
青州市市长孙忠礼介绍,成功的经验就是会做市场。青州投巨资建成了20万平方米的花木交易市场和10万平方米设施齐全的花卉交易大厅。为迎接今年9月在青州举办的第四届山东省花卉博览交易会,青州市又投资8.9亿元,建设花博会国际会展中心和体育中心。
有了营销网络市场才能活。青州在全国设立了136处销售点,经纪人队伍达2600余人,有专业保鲜运输车辆1100多辆,销售网络覆盖了全国各省市区,去年的交易额突破了18亿元。
有了市场平台,青州人又忙着打市场影响力、创优质品牌。由于具有出口日本和韩国以及辐射周边省市的区位和交通优势,青州市目前已在国内形成较大影响的青州花卉博览园,涌现出了万红花卉、红梅园艺、良田花卉、万芳花卉、德利农林等100余家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花卉企业,吸引了荷兰、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内外知名花卉企业落户青州。连续举办6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不仅被评为山东省“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还入选“2005中国节庆五十强”、“2006中国花卉类节庆十强”和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博览会排行榜。
花木基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青州从原先分散、零星种植销售,发展到现在的现代化规模发展,这在黄楼镇尤为明显。现在65%的土地都建起了花卉大棚。当地农民告诉我们,每个花卉大棚占地1亩,年纯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黄楼镇卢坊村现有居民219户,全部从事花卉种植,是青州市的“百强村”,也是黄楼花卉产业的带头村,去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3万元,花卉种植面积达到860亩,该村成为名副其实的花卉专业村。目前,这个镇的花卉专业户人均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
我市花木产业特色鲜明,产出效益良好,但在与青州的比较中,找出了差距,值得深思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