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1日消息:在阿左旗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放弃退休的悠闲生活,整整十年改沙开田种树,让巴润别立镇农区西北角竖起一片绿色防护林,他就是阿左旗退休老人马希林。
4月17日,记者来到阿左旗巴润别立镇西北侧的绿洲农场,看到在一片初具农田雏形的沙地上,堆放着一百多堆一人多高的淤泥。推土机轰鸣,将这些淤泥推平在沙地
上,推土机无法触及的边角地带,几个人铁锹挥舞,挥汗如雨。这里的主人,脸色黝黑的马希林向记者走来,他握住记者的手,粗糙的大手有些硌人。
马希林家在宁夏,却是个地道的巴润别立镇人。三十年前他就在这里插队工作。从城市退休后,他又回到巴润别立镇居住。来到该镇后,他看到近100亩的绿洲农场这片地方虽名为"绿洲",但却沙化严重,流沙已迫近房前屋后,急需生态治理,于是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承包这片土地,治沙开田种树,取得生态生产双效益。从1999年开始,马希林自掏腰包,雇佣推土机推走沙丘开田,再以每车50元从泄洪沟里拉来营养丰富的淤泥垫入,改造出一片良田。
"仅有田不行,沙子还会过来,只有不断种树才能护田。"马希林告诉记者。从1999年至今,老马田开得不多,树却已经种了一万多棵。记者观察他的"防护林",发现树种主要以杨树为主,间或有一些沙枣树。为了保证树木能够成材,老马还修了一座蓄水池,平日更是对树木悉心照顾。如今,成活率达到90%的杨树一排排如威武的士兵,守护着腰坝滩西北角,如同一道绿色屏障,让黄色的沙丘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