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晋宁区花卉园艺种植面积达6.09万亩,鲜切花产量达50亿支,产值32亿元,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云南省第一,成为中国鲜切花生产第一县,被誉为“高原花都”。
为全力做好林业安全生产和救灾减灾工作,提高综合应急救援能力,近日,湖北省十堰市林业局成立了全市首支综合性应急救援大队。
屈连伟是沈阳农业大学的大专毕业生。2001 年毕业后,他来到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大连鲜切花出口基地工作,从此与娇艳美丽的郁金香结下不解之缘。
9月23日,广西钦州钦廉林场平银分场举行膝柄木野外回归活动,1000株膝柄木完成野外回归种植。
北京市设立“北京湿地日”10年来,湿地保护修复力度和保护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云南省召开林草产业发展工作推进视频会。会议提出,到2025年,全省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
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22组花坛、35组园林小品将在北京市属公园呈现,近8万平方米的花卉环境扮靓金秋十月,喜迎国庆佳节和党的二十大到来。
9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林草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湖北省十堰市近日出台《十堰长江经济带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十大行动方案》,明确将投入298.11亿元,实施降碳减污、建设绿色制造体系等十大行动,以绿色低碳发展推动实现绿色崛起。
自上世纪80年代村民种下第一株剑兰开始,昆明斗南用了近40年时间,书写了从“马路市场”蝶变成“亚洲最大花市”的传奇故事。
在日前举行的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评选活动中,河源阳明古树群、东莞清溪古树群、珠海唐家湾古树群、江门广海古树群、广州永宁古树群等在网络投票中脱颖而出,得票数均超60万票。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京召开。同年10月,云南观赏苗木行业协会在昆明成立。十年岁月如梭,十载时光荏苒。在过去的这十年里,云南观赏苗木在协会的引导下,沐浴着十八大的春风,走上了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近日,全国首个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普展馆在北京落成。该展馆以“落木化春”为主题,围绕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详细阐述了我国园林绿化废弃物利用的政策现状、发展方向、处置技术、产品应用及未来探索。
十年业绩非凡 砥砺奋进前行。8月18日,由云南省三角梅行业协会主办的“十年成就三角梅应用交流会”在云南巧家县召开。
广东省“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500万亩高质量水源林,其中造林300万亩、封山育林200万亩。高质量水源林建设是2022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2022年全省高质量水源林建设面积将达到101万亩。
湖南省林业局近日发布的《湖南省自然保护地“十四五”专项规划》提出,实施生态保护修复、保护管理、监测监管能力、宣传教育、社区融合与生态产业等5项重点建设工程。
为全面落实国家、四川省关于推进油茶产业发展相关决策部署,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四川省达州市“十四五”期间将建成9.1万亩油茶产业基地,其中新造8.5万亩、改造0.6万亩,争创川东北油茶良种种苗供应基地和川东北油茶规模化种植与加工一体现代园区。
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连日来,记者走访十堰城区花市看到,银箔纸抱抱桶玫瑰花、白天鹅永生花、棒棒糖花束……
日前,江西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第二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十大典型案例,宜春市袁州区某采石场、宜春市某矿业有限公司、吉安市青原区某采石场等3起非法侵占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入选。
河南省林业局日前发布《“十四五”林草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林草产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一二三产结构比例调整优化到42∶38∶20,形成产业有地位、产品有口碑、经济有贡献度的现代化林草产业格局,促进生态增效、产业增值、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