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10日消息:连续3年的春旱对鲜切花主产区云南造成巨大影响,花卉生产基地周边的水库、池塘蓄水量严重不足,河流径流量持续减少,部分水库坝塘干涸,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自2010年11月份至今,云南省基本为晴热天气,特别是云南的中部地区数月无有效降水,对花卉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截至3月初,云南省共有9个州市花卉产业因旱受灾,受灾面积45.5万亩,成灾面积34.3万亩,绝收面积4.5万亩,分别占全省花卉种植面积的65%、49%和6.4%。其中干旱影响的鲜切花种植面积达到22922亩,涉及4392户种植户。受灾较为严重的州市分别是昆明、曲靖、红河、玉溪及大理等。
据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一、二月份的数据显示,各花卉企业和花农合作社供应拍市的产品中,A级品占9.4%,B级品21%,C级品31.6%,D级29%,E级9%,产品整体质量下降明显。拍市总经理张力忧虑地说:“伴随旱情的持续,虫害和病害也会继续加重,我们预测到五六月份整体质量还会继续下滑,高质量产品将会大幅减少。与此同时,交易价格将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高质量的稀缺产品价格会攀升,低质量产品价格下滑。市场成交率下降。”
记者通过走访主要花卉品种的龙头企业了解到,旱灾导致2012年前两个月的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7%,其中,月季同比去年产量下降11%,非洲菊产量下降7%,康乃馨产量下降6%,其它产品产量同比下降3%。晋宁县是花卉产量最高的区域,截止到2月底较去年同比产量减少了11%左右。
大家反映,这次持续的干旱对花卉生产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产品供应种类的影响。不同品种在干旱下的表现不一样,康乃馨、非洲菊、洋桔梗、满天星等草本作物,因根系浅、抗旱能力差,产量会有明显下降,并严重影响后期产量和植株的存活;而月季等半木本、木本一类的切花作物,有主根,根系向下生长力强于康乃馨等草本作物,干旱的影响较康乃馨类作物轻,但长期的干旱会使产量明显下降。其次是对种苗种植的影响。每年的4月和5月是农户种植种苗的高峰期,干旱无水将导致种苗无法下种,影响下半年产量。目前初步统计,受灾面积已经达到3500亩左右。第三,已经进行种苗下种的花卉由于缺水干旱、无法正常发枝生长,影响正常生产,后期影响将在4月下旬集中表现,届时,云南省的切花产量将会明显下降,幅度约为40%左右,质量也会随之下滑。
严重的旱情引起了云南花卉产业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并迅速成立了3个灾情调研小组,奔赴救灾第一线,积极指导救灾。省花产办副主任和葵介绍:“从目前的情况看,旱情还要持续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制定了下一步抗旱的工作措施。首先是进一步做好苗情、病虫害监测,查清灾情,搞好灾情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抗旱技术方案;其次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不同花卉种类不断改进种植管理方式,调整品种结构,改种耐旱品种;再次,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引导农民采用喷灌、管灌、滴灌等田间节水技术,推广地膜覆盖、增施保水剂等抗旱保水措施,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鲜花种苗正常生长,确保雨季来时种苗正常下地生产。”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花卉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