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一中古树校园正式落成,以“保护古树名木 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同步开展。
北京共有古树名木4万余株,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更是北京古都风韵的见证者和讲述者,被称为“绿色活文物”。国家林业草原古树健康与古树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冯丽老师为牛栏山一中的同学们讲解了古树名木科普知识。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古树文化,首都绿化委员会启动了“我眼中的古树”绘画征集活动。
牛栏山一中建于1950年,校址原为明代古刹元圣宫,校园内共有21株古树。古树校园建设突出“既要保护又要美观”,通过拆除铺装、增设树堰、铺设火山岩、更换冷季型草坪等措施改善古树生长环境。同时,通过在古树生长区域设置宣传牌,让同学们在课余活动期间了解古树故事,知晓古树保护知识,增强古树保护意识。
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期间,北京市各区和相关部门依托公园、景区、整体保护试点、园艺驿站、首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活动。
据悉,北京近年积极探索古树保护新模式,推进古树主题公园、保护小区、古树街巷、古树社区、古树村庄等保护试点建设。2023年,全市每个区将至少建设1处古树及生境整体保护试点。全市还不断深化古树名木市级巡查检查,将日常巡查与综合巡查检查相结合,进一步推进依法、科学保护古树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