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中村”变“后花园”景观与文化并重

2008年03月19日 09:08中广网黎政祥
    中国园林网3月19日消息:3月18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短短四个多月,北京市北二环“著名”的“城中村”便变成了百姓口中的后花园。近日,北京市北二环城市建设项目又荣获建设部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据悉,北京市北二环路南侧,是故宫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北边界。该地区地处旧城城墙根部,原是老旧平房区,随着城墙的拆除和北二环路的修建,这些破旧的平房就显露在北二环路的南侧。1976年大地震后,在破旧的大杂院里又搭起了许多的简易房、煤棚、菜棚、小厨房等,并随着居住人口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加剧了住房的困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城中村”,严重影响着北京的城市形象,也让生活在这里的北京市民倍感窘迫。

    北京市北二环城市公园是北京市委、市政府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彻底整治交通干线周边城市环境,再现古都风貌,创造宜居城市,实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而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东城区为了如期、顺利、高质量地完成此项整治任务,于2006年5月22日开始动工整治北二环“城中村”。公园西起旧鼓楼大街,东至雍和宫西侧,全长2公里、宽25米,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拆迁居民1600余户,建设历时4个多月。

    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副局长徐莎说:北京市北二环城市公园新添绿地4.76万m2,绿化覆盖率达到88%,新种植常绿乔木1680余株,落叶乔木1400余株,灌木3000余株,竹子1万余株,草坪2万多平方米,色带及花卉栽植1万多平方米,种植品种多达65种。在绿化设计中,注重乔灌花草多层种植,最大限度地增加绿量,在喧闹的交通干道边修建了一处绿色氧吧。公园建设过程中,保留了具有京味京韵的枣树、国槐、椿树、石榴树等167棵大树。新植的树木充分运用植物造景的手法,尽力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效果。

    “我每天在这里看看花木遛遛鸟和老哥儿几个聊聊天,就像在自己家的后花园一样,感觉轻松极了”,国旺社区的张大爷欣喜地告诉记者。北二环城市公园丰富的植物造景手法,不仅创新了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理念和技法,而且充分考虑了现今游人生理和心理需求;既表现出自然生态意义,又表现出当前社会文化所形成的审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