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4日消息:10月22日,笔者在农八师一四七团十七连的5000亩退耕还林地里看到,已经由个人承包的这片林地到处是人头攒动、机车轰鸣的劳动场面,刚刚出苗的冬麦在暖暖的阳光下远远望去显出一片嫩绿。这是该团今年全面推行林权制度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为进一步深化林权制度改革,一四七团将大力发展林业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场生存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来抓。为了以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职工发展林业,切实让职工群众通过发展林业增收致富。2008年,该团开始全面推行林业产权改革,团党委本着让利职工“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决定全团的所有林地全部由个人承包,团场制定出台鼓励社会投资造林的“林随地走、谁种谁有、产权归己”的优惠政策,团场采取了谁种植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产权转让期30年不变,收取保证金确保林地性质不变,保障供水、提供苗木,给予打井补贴,采伐时根据土质条件以交纳5%-15%的林材代替土地使用费,允许间作经济作物,年底林木成活率85%以上的将颁发林权证,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全部归承包者所有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确保了以“林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林权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
通过对团场林业改革优惠政策的大力宣传,让许多有识之士看到了发展林业的前景,立即吸引了团场职工和社会资金投资承包,截至目前,该团的18500亩林地已被团内外十多人全部承包,一抢而空。今年九月,一四七团在乌洽会上,该团团长冯绍斌代表一四七团分别与新疆宇游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瀚海沙漠生态治理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开发生态种植、养殖、旅游项目的协议。
从7月份开始,这些林地正式开始开发,147团终于迎来了林业发展的“春天”,林权制度改革为团场职工搭建了一个创业平台,为广大职工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往日年年造林不见林的荒滩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一片绿树成荫、鸟儿争鸣的“绿色乐园”。一四七团团长冯绍斌形象地把职工个人投资造林比喻成是开一个“绿色银行”,他认为林木资源是一支增值潜力很大的“成长股”和“绩优股”,是“未到期的高息存折”。现在团场的林业职工在一方面多种树的同时,通过发展林下种草、种瓜、种豆,养殖鸡、鸭、鹅,优化林业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目标。相信再过几年,一四七团就会出现许多通过种树发大财的“百万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