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了解到,由协会起草的农药行业“十二五”规划已经基本完成并上报主管部门。规划稿点名要求培育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新安化工、红太阳、扬农化工、利尔化学、深圳诺普信农化等企业。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去年初,海南“豇豆事件”暴露了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监管存在着薄弱环节。据了解,目前,全国农药厂家超过2400家,获得农药登记证的产品2.7万多个。如何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任务很重。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开展协会工作,改善行业发展环境,引导农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协会2011年的重点工作。结合《农药产业政策》的实施,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将发挥行业协会对行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发挥协会对政府的决策参谋和纽带作用,为中国农药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2010年,国内大部分中小农药企业为市场占有率在渠道方面大量铺货,而实际消化量远远小于铺货量,中小农药企业整体市场占有率在下降。但同时,2010年农药行业仍保持持续增长态势,主要企业(外资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的销售额同比2009年均有明显增长。
今年以来,国家连续出台强化农药管理的政策,强制要求多种高毒农药停止生产,力度空前。近日从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了解到,目前国内相关管理部门正在征询各方意见制订新的高毒农药淘汰政策,新政策将明确高毒农药的淘汰时间,并改变原来一刀切式的禁令,转为进阶式禁用。
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原料及燃料成本增加、出口拉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药经销商的冬储较为活跃,农药价格在淡季出行明显回升。其中除草剂和杀菌剂上涨较为明显,草甘膦价格已接近25000元/吨。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10月,我国农药行业完成投资约204.6亿元,同比增长29%,较去年同期上升了4.2个百分点。其中,生物农药子行业共完成投资81.1亿元,同比增长31%;而化学农药子行业共完成投资123.4亿元,同比增长16.2%。
劣不淘汰 ,优者难胜,这是目前国内农药制剂企业所面临的现状。农药行业连续三年的小年,让不少农药制剂企业举步维艰。行业洗牌之呼声不绝于耳,政策调控也好,行业整合也罢,然而,截至目前,真正被行业淘汰的企业并不是很多。虽然行业的准入门槛明显提高,但退出机制还远未成熟,再加上部分企业在行业内没有长久发展目标,以更小的投入,祈求更大回报,更有甚者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以铤而走险,走山寨路线!
不久前,欧盟发布官方公告,正式终止对我草甘膦实施反倾销措施,我国草甘膦企业恢复正常对欧出口。2011年,我国农药行业仍然面临日益频繁、形式多样的非贸易壁垒,出口受阻成为主要的不确定因素,已经影响国内众多企业产能的释放和正常的发展。专家建议,国内企业应该大力开拓下游的销售渠道,与国际大公司加强合作,树立品牌。
2010年11月,中国农药进口量达2684.6吨,同比增长85.2%;其中非零售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进口量分别为363吨、827吨和565吨,同比增幅分别为371.7%、87.6%和37.1%。同期中国农药原药出口量为63,023吨,同比增长48.7%,环比回升41.8%。各主要农药类别的出口除非零售杀虫剂外,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其中非零售除草剂出口35223吨,同比增长77.0%。
为改变自己经营的农药厂面临倒闭状态,厂长倪某伙同他人,将厂里生产的农药打上市场上紧俏的农药品牌商标销售。仅半年便销售冒牌农药230余吨,涉案金额达180余万元。这一制售假冒农药的犯罪团伙近日被东至警方打掉。
1月14日-15日,全国农药管理工作座谈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会议系统总结了“十一五”农药管理工作成效,研究“十二五”工作思路和要点,并部署了2011年重点工作。
上市公司的研发活动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非常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展现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随着“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创新的更加重视,研发投入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也将日益增大。本报今起推出“关注上市公司研发活动系列报道”,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活动进行分析,为投资者深度挖掘投资价值提供参考。
11月份中国三大类农药的生产形势均呈现增长,但杀虫剂和杀菌剂产量增幅有明显下滑。其中杀虫剂产量为77,117吨,同比增长8.7%;杀菌剂产量为19,156吨,同比增长4.0%。而除草剂产量99,146吨,同比增长20.1%。本月农药总产量25.4万吨,同比增长22.7%。这表明消毒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其他农药的产量增幅远高于传统化学农药。
由工信部委托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编制的《农药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已完成初稿,这标志着农药行业清洁生产系列政策即将出台。
2010年国内农药生产与市场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产量、出口量、价格和利润等都呈现复苏态势,但是复苏过程和形势曲折脆弱,生产和销售环节运营情况不甚乐观,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导致因素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产能扩增过快,主流品种呈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如草甘膦、毒死蜱、百草枯、拟除虫菊酯等,导致开工率低下、价格持续低迷。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国外高端主流产品大肆侵占国内市场,导致国内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三是极端气候和种植面积趋少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药使用量有一定幅度下降。四是下半年全国范围内限电减排和通胀预期显现等因素影响,农药原料价格大涨,导致生产成本较大幅度增加,压缩了产品利润空间。总体上看2010年国内农药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曲折复苏的态势。
近年来我国农药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和进步,农药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农药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农药进出口迅速增长。
2010年是农药行业经历的连续第3个“小年”,除了在炒作蜱虫概念时曾昙花一现外,农药行业整体依然沉寂。部分市场人士担心,2011年对农药行业来说仍可能是个“小年”。
2010年10月,中国农药行业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化学农药子行业投资11.5亿元,同比增长36.9%,生物农药行业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28.8%。
1月12日,山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草案)》,其中明文规定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这意味着,作为农药生产和使用大省,在中止6年后,山东将重启农药经营许可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