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智鹏:文化产业融入风景园林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国园林网   作者:吴文娟   日期:2017-12-8 14:07:06

“文化这个词的定义对我们来说很模糊,我总觉得像空气一样,说它在那里,但是你没有摸到,但说它没在吧,它又随时在我们的身边。”在第七届艾景奖的主题演讲环节,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设计院院长程智鹏用简单而意味深长的形容开始了他的演讲。

演讲中,他多次举例提到文化对于风景园林的重要性,并坚定地认为风景园林天然具有文化与科技的双重属性。只有在文化和科技双引擎驱动的格局下,风景园林才能作为区域建设与发展的生态基底、科学规划、文化落地的第一把抓手,引领着发展。演讲结束后,笔者有幸采访到了程院长,继续听他聊文化与园林的那些事儿。

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设计院院长程智鹏在第七届艾景奖上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园林网:程院长您好!在本次艾景奖的大会上,您发表了“文化产业与园林景观”的主题演讲,请问是出于哪些因素的考虑呢?

程智鹏:一直以来我们公司都非常重视文化层面的表现,早期很多作品中也都会提到对文化的挖掘。2014年,我们公司出了一本书叫做《文化造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孟兆祯老先生还专门为书题词。书中提到,风景园林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明很重要的部分,也是文化和历史载体,反映了特定时代下的人类文化。在当下,风景园林承担了更广阔的生态和文化责任,作为我们生活的场所和环境,跟文化也是息息相关的。然而,过去几年在我们努力寻找行业里对于文化需求的表现时,却发现,园林里面很少存在有文化底蕴的东西,体现出来的大多数都是保护、翻新、修旧如旧等这些很表象的东西。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从园林的功能和审美角度出发,我们现在也对园林提出四个层面的需求。

第一是生态的需求。生态是园林里面是最基本的一个属性,就像东南大学景观学系主任成玉宁教授说的一样,我们要走向一个生态城市。生态不再只是增加绿量,而应该是城市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基础。

第二是功能的需求。功能的需求指的就是要提高人类的生活需求,使人们生活得更便利更美好。

第三是美学的需求。一个好的作品应该是能够给人们带去更美好的环境以及更愉悦的心情的,所以必须要有视觉上的考虑。以前在我们的工作中,太过于强调生态层面的东西,忽略了视觉。任何一个设计,任何一个作品,任何一个园林的存在如果达不到美学的要求,别的方面也将不会凸显。

第四是文化的需求。文化的需要也是园林的最高需求。一个作品即便是生态了,好用了,美丽了,如果依然让人很难深入地去喜爱它、理解它、使用它,那么之前的一切也都是徒劳无功的。一个作品要有文化,那就要先从更广阔的地理和历史的维度研读其所处的地脉和文脉,从时空上找到它的坐标,体会人们千百年来对场所的适应和利用,体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再来适当地延续和传承,才能恰如其分。也只有风景园林能够承载时间维度的变化,这样的风景园林才是有根的、鲜活的,才能让更多人沉浸其中去体验它。因此,在设计、策划、工程建设这些方面,如何体现文化是很重要的一个策略。

程智鹏院长接受中国园林网记者采访

中国园林网:上述您对造园提出四个层面的需求,那么请问文科园林在造园景观上是如何做的呢?又是否满足这四个层次的需求呢?

程智鹏:在文艺复兴的时候就提出过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的概念。第一自然指的是天然的、生态的。第二自然指的是田园的自然,主要体现在农耕这一方面的需求。随之,在上世纪90年代又提出第三自然,第三自然关系到美学方面的需求,所以也应该对应的是园林的自然。21世纪之后,我们对生态、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所以应该把自然跟人的关系放到一起来看,而不是单纯从人的需求来看,自然应该是一个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自然,包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去修复它。但如果纯粹地讲究技术和科学的话,就会出现灰色基础设施。灰色基础设施的确是改善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便利,但其实也是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现在又提出绿色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中就有很强烈的文化因素,将这种文化与科学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文化的自然,就是上述提到的第四自然。

我们公司在发展时不仅将园林的四个属性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也很尊重自然的发展,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会关注生态修复,为什么会关注文化传承的原因,同时我们也有很多项目在实施时就满足了这几方面的要求。

中国园林网:近几年,我们国家一直在提倡“文化自信”,请问您是如何看待中国建筑也要有文化自信这个观点的呢?

程智鹏:我觉得文化自信应该是自内而外的,自从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能力强大之后,就有了这种自信的底子。文化一直都有也一直都在,只有自信了才把我们骨子里的文化挖掘出来,附着在建筑、经济、科技等领域,并传达出去。

文化的自信不是自信给自己看的,而是让别人体会的。比如“一带一路”我觉得就是经济自信、文化自信的传递。就像技术层面的电影一样,如果按照以前,我们的技术达不到,我们就会去模仿美国好莱坞的大片,或者类似韩剧的小清新偶像剧。现在底子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去拍属于我们自己文化的东西,并传递出去。

我觉得之后在建筑领域慢慢地也会找到一些自信的条件,比如最近流行的新中式,就是把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出去了。以前,国外的建筑设计师会以一种猎奇的心态看待我们的传统建筑,但是现在我在跟我境外朋友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很热切地想要去了解并参与传统建筑和新中式建筑的建设,也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我觉得这就是文化自信与我们这个行业的关系。

中国园林网:“特色小镇”这几年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您在研究特色小镇的项目中也有着丰富的经验。针对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热潮中浮现出的问题,想问您,您觉得怎样的特色小镇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呢?

程智鹏:特色小镇虽然是一个新事物,但是发展至今,业内对特色小镇也一直有讨论和反思。其实我觉得特色小镇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并不在于它看起来有多特别,关键是要看它的产业发展如何。特色小镇追求的不应该是一个表面的东西,而需要的是一个持续的、科学的过程。特色小镇应该是一个一二三产结合,既能带动老百姓参与,又能拉动当地经济和政府税收的一个产物。

中国园林网:据了解,目前文科园林也在参与特色小镇的投资和建设,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关于这个特色小镇的相关情况,是否也跟公司一直以来重视的文化产业有关?

程智鹏:近年来我们公司也在谨慎地参与特色小镇的投资和建设,我们比较看好的是山东梁山影视文化城的一个特色小镇。作为影视城这种模式之前有过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我们
这个跟其他的凭空而造的影视城最大的不同就是,影视城真的是建在梁山的那座山上的,具有生态、自然的底蕴,最重要的是最具有梁山文化的背景。结合这种背景再去打造这个小镇更能够释放出它独有的魅力。

目前,在这个小镇里面我们已经谈了不少影视合作的项目,也有一些电影已经在那里拍摄了。这个小镇有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有水浒文化、梁山文化的衬托,能够极大地带动旅游和餐饮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在影视基地和电影工业的带动下,也能够促进上游产业的发展,比如说道具的制作,影视的教学等。一方面保障了产业的稳定科学发展,另一方面也能凸显出特色,是一个真正能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小镇,所以我们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

人物简介:程智鹏

程智鹏,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工学士,武汉大学风景园林在读硕士。曾任深圳北林苑景观及建筑规划设计院景观设计中心总经理,现任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17年专业工作生涯里,主持过多大量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EPC、PPP大型项目;在生态修复、文旅规划、地产景观、特色小镇、美丽乡村、海绵城市及城市双修等多种项目类型上具有丰富的经验。

推荐阅读:

肖飞:花木城二期将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十五届中国(金华)花卉苗木交易会-新闻发布会

做品种的苗木人都有颗“锦化”心

王纪卫:对传统花木城的改革也是一件大事

热门
版权所有:园林网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客户服务热线:0571-81999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