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浙江杭州乡村振兴

2024年06月14日 13:36中国绿色时报胡俊靖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全面推深做实林长制,以科技助力林业质效提升,支撑乡村振兴、全域共富。

  今年林业科技周开展以来,山核桃良种选育、油茶提质增效丰产栽培、“一亩山万元钱”林业富民等技术培训已开展20余期,最新的林业科技成果、最实用的生产管护技术正一项一项输送至林间地头……

  “你看,覆土栽培的高节竹笋个大、肉厚、味鲜,我们已注册了‘白玉笋’商标,正努力打造‘白玉笋’品牌。”在桐庐县莪山畲族自治乡高节竹覆土实验示范基地,康源菜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营忠说,“今年常规经营的笋价每公斤不到2元,我们覆土栽培的‘白玉笋’,每公斤最低也能卖12元。”

  近年来,杭州市林科院与中国林科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中心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在莪山畲族自治乡实施高节竹覆土栽培、高节竹高品质竹笋培育等技术推广示范。通过覆土培育的高节竹白笋不仅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而且笋期推迟15天以上,基地亩均收益提升5000元以上。

  在示范基地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畲乡竹农主动选择用覆土延出技术培育高节竹白玉笋。目前当地覆土栽培高节竹面积已超过2000亩,为林农增加收入400万元。

  山核桃是杭州西部山区乡镇的“致富果”。为推动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杭州市林科院连续派出多位科技特派员驻守在临安区湍口镇、岛石镇等山核桃产地,花费近10年时间,培育出抗逆砧木山核桃嫁接苗。

  采用嫁接苗进行山核桃退化林地有机更新,同比实生苗造林提前2—3年进入投产期,保存率也提高80%。在临安区龙岗镇林坑村,2014年开始实验山核桃嫁接苗进行退化林地的更新造林,目前嫁接山核桃已逐步进入投产期,亩均干籽产量200公斤左右,每亩产值超1万元。

  走进淳安县临岐镇欣瑞家庭农场,碧绿的黄精苗在杉树林下茁壮生长,苗间还有一株株玫红色的白芨花随风摇曳。

  “在市林科院的技术支撑下,我们在杉树下套种了700多亩黄精、200多亩白芨。种植周期4年,每亩地鲜货产量1500公斤左右,效益可观。”堪头村林下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淳安县利用森林覆盖率高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引导农民利用林下、坡地套种中药材。截至目前,全县林下中草药种植面积达20万亩。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