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专家王木林提醒:办苗圃切忌“拿来主义”

2009年11月03日 15:45中国绿色时报李晓丽 张一粟

办苗圃切忌“拿来主义”

王木林察看北海道黄杨的长势。 本报记者张一粟 摄

中国园林网11月3日消息:苗木界盛行“拿来主义”,不管是原产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本省的还是外省的,更不考虑原产地和引种地的光照、土壤、温度、水分等自然条件差异——盲目引种导致的失败案例不胜枚举。多年从事城市林业研究的树木专家王木林提醒广大苗木从业者。

王木林今年已经74岁了,退休前曾担任中国林科院城市林业研究室主任。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没有把自己关在试验室里,而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苗圃地里钻研。日前,本报记者来到王木林建在北京郊区的试验苗圃,和他聊起如何办苗圃的话题。

“有些苗圃从国外引进的东西,不加试种就直接拿出去卖。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引种切忌盲目。我们引进的苗木大部分来自欧美等国家,有些苗木到了中国并不适应我们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一些优良性状不能表现出来。这和‘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很类似。”

王木林引种北海道黄杨可以说是现身说法。光是北海道黄杨的引种和培育,他就花了十几年时间。记者了解到,上世纪70年代,王木林在协助郑万钧编写《中国树木志》的时候,就开始寻找适合北京绿化的阔叶树种。上世纪80年代,王木林对北海道黄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北京冬季的天气干旱、寒冷、风沙很大。能适应北京冬季天气的常绿树种只有松树、柏树等针叶树,能长成乔木并且能保持常绿的阔叶树种几乎没有。而北海道黄杨的原产地是纬度较高的日本北海道地区,具有很强的耐寒特性,特别是北海道黄杨主干通直,可以培养成大乔木——与北海道黄杨同一家族的大叶黄杨冬季只能修剪成球形,不能长成大树。他意识到,如果能把北海道黄杨成功引种到北京,将为首都绿化增光添彩。

王木林在引种北海道黄杨以后发现,尽管大部分北海道黄杨能够耐受北京寒冷的天气,可以在北京生存下来,但北海道黄杨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北海道黄杨的侧枝较少,分枝角度较小,树型不够丰满。而原产中国的胶东卫矛、扶芳藤等同为卫矛科植物,尽管耐寒性状比不上北海带黄杨,但它们的侧枝更发达,可以形成丰满的树冠。为此,王木林决定用杂交育种的方法,筛选出一批更适合北京城市绿化的北海道黄杨杂交种。他以北海道黄杨为母本,以胶东卫矛、扶芳藤为父本,反复进行杂交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木林终于获得了一批性状优良的北海道黄杨杂交种。这些“混血儿”不但继承了北海道黄杨耐寒、长绿、树形直立的特性,也继承了胶东卫矛、扶芳藤等分枝角度大、树冠圆满的优良基因。特别是有两种类型的北海道黄杨杂交种的叶背在秋末可以转为红褐色,观赏效果非常好。可以说,这是林木育种的成功案例。

王木林倡导以搞科研的精神办苗圃。走进王木林的苗圃,如果留心观察会发现,他苗圃里有的树系着布条,有的树上挂着标牌。王木林说:“北海道黄杨的最长叶龄能达到28个月。大部分叶片能在树上存活1年以上才会落。”——这些数字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他多年来的观察和记录。王木林几乎每天都泡在苗圃里。他闭着眼睛都能认出每一棵树苗。

王木林还提醒苗木从业者,经营苗圃栽培管理手段也要创新。同样的苗木种在一块苗圃,栽培管理手段不一样,苗木的长势和生长枝条也不一样。他指着苗圃里的一片白皮松说,看这里的白皮松说:一边是使用促长剂的,一边是没使用过促长剂的,生长效果就不一样。使用的要比没使用的生长速度提高20%以上。

“这是雪果的一个新品种,等到北京落雪了,红色的果实挂在枝头,十分漂亮。”“这是圆冠榆,原产于俄罗斯,它不同与白榆,几乎没有什么病虫害。”“看这种紫叶黄栌,夏季的叶子也是红的,观赏效果非常好。”“这种锦带和‘红王子’锦带不同,冬天不容易冻死,年年开花。一棵树上同时开着红花和白花,十分漂亮。”走在王木林的苗圃仿佛是一个新品种展示园。看着这些“宝贝”,王木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任何苗圃都要走向市场。王木林的苗圃也不例外。像北海道黄杨的性状已十分稳定,目前已达到每年提供上千万株接穗的能力。北京绿化界的专家对王木林培育的北海道黄杨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它在北京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一些企业对开发北海道黄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像云南绿大地公司的老总还几次来这里考察。东北等地的苗木企业也向王木林伸出了“橄榄枝”。

王木林说:“我年纪大了,赚不赚钱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事情。我希望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能继续开发这些树种,把这些苗木做成大产业。”

推荐阅读:

上海郊区万亩森林有望成为公园

科学发展校正桉树产业新航向——桉树产业展示会侧记

鞍山今冬26条干道补植新植树木

连云港:天牛幼虫啃食树干 古城五旬法桐树病得不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