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日消息:昌乐县乔官镇有我国最壮观的远古火山群,面积6000余亩,大小火山20余处,山势连绵起伏,或峰,或岭,或高,或低,或脉连,或独立,形态各异。火山口四面石壁五彩交辉,累累石柱鳞次栉比,拔地擎天,远观如一把倒置的大折扇,近看则如岩浆喷射腾空之时那惊天动地的场面,极其雄伟壮观。古火山群孕育了蓝宝石、木鱼石等珍稀矿藏,沉积了夫子山、隋姑山等众多优美传说,给了乔官人无尽的富贵与灵气。
近年来,乔官镇依托独特的古火山群自然优势,围绕建设国家级森林旅游地质公园,大力开展造林活动,林业面积达12.5万亩,其中成片造林达6万亩,宽幅林带达1万亩,五荒绿化面积5.5万余亩,封山育(护)林2.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6.2%,被评为“潍坊市绿化示范镇”,为远古火山群又增添了神韵与活力。
一个产业激起造林高潮
1997年,乔官镇方南刘村村民刘建国创办了第一家胶合板加工厂,点燃了板材产业发展的“星星之火”,十几年间,遂成“燎原之势”,形成了以梁家庄、乔东、乔西、黄家洼、陶家庄五大板材生产基地为中心,辐射全镇的以建筑模板、装饰板为主体,以单板加工、防水膜生产、尿醛胶生产等为配套的产业集群,板材及配套企业发展到295 家,从业人员5600余人,年可生产各类板材2000余万张、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亿元以上,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板材产业从一起步到迅速膨胀,原料短缺问题让乔官人清醒的认识到只有按照“抓林业就是抓工业”的理念,推进“林板一体化”进程,才是真正做大做强板材产业的必由之路。该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宜林则林、宜间则间”的原则,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搞好土地调整,落实好速生林面积,并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详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并按规划落实任务、组织实施。同时,大力推广提高造林成活率、速生丰产、合理间作等栽培管理新技术,鼓励林业站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承包和信息咨询服务,搞好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截至目前,速生林面积已发展到6.4万亩,建成下坡、梁家庄等丰产林方12个,带动周边乡镇发展1.5万亩,为本地板材加工业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走出了一条林业生产与板材生产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一项改革点燃绿化激情
针对荒山、荒沟、丘陵多的实际,近年来,乔官镇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真抓实干,大力推行林权制度改革,点燃了五荒绿化的激情,昔日荒山、荒沟、荒滩处处树木吐绿,鸟语花香。仅今年就完成五荒绿化4500余亩,建成火山口生态林场、汇源林场2处,栽植杨树等树木32万余株。
该镇坚持落实“谁栽植谁所有,谁出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政策,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按照“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落实林地政策,稳定林地所有权,放活使用权。鼓励各村根据各自实际,采取租赁、拍卖、股份等形式,积极挖掘当地资金,引进外地资金,并对新开发的荒山、荒滩、荒沟等,按照开发规模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银信部门给以一定的资金扶持;根据实际需要,不受三十年承包期的限制,自由决定承包期限;无偿为开发户提供信息、技术等的支持,对栽植的树木等,立即给予确权;坚决打击不法分子的侵害,保证开发户的合法权益等等;积极引导各村建设配套的基础设施,增加了预期收益,提高了“五荒”的吸引力……
一只铁腕护住漫山绿色
造林不易,护林更难。近年来,乔官镇坚持“造林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三分栽种,七分管护”的原则,实施铁腕护林,“管”出了林业新气象。
建立护林公约,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其他领导包片、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地块的“三包责任制”,并建立健全林木管护制度,实行全民参与,层层负责,形成了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的管林、护林热潮。
组建护林员队伍,聘用责任心强、肯吃苦的同志为护林员,使每一片林地有护林员看管,真正做到“树有人管,林有人护”。严格采伐审批和打击毁林案件,在树木生长旺盛期,严禁审批和砍伐,对景点范围内林木,一律不得报批,并明确专人看管,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形式,加大林业管护力度,抽调乡林业站、司法所等单位从严从重打击毁林案件,确保造林成果。加大防火力度。成立了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并与各中心社区、社区、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外,还对小黄山、隋姑山、卧虎山等山头及各林场全部落实了一名副科级干部包靠;成立了4支防火专门队伍,每支队伍不少于20人,配备了专业防火设施;包靠领导负责指挥当日防火、扑火工作,并组织队员24小时绕山巡逻,确保发生火情及时控制……
截稿时,适逢一场透雨,雨后的乔官大地,烟雨缥缈,绿意更浓。乔官人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秀美山川,将给他们带来更多生命的绿色和丰收的喜悦。一个绿意盎然的生态乔官正翩然走来!
推荐阅读:
(来源:潍坊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