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6日消息:记者从阳山县获悉,该县日前被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联合授予“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进入全国108个“绿色能源示范县”行列,是清远唯一获此殊荣的县。这也是该县去年获得“中国绿色名县”称号之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获得的又一殊荣。
阳山境内山丘屏列,岭谷交错,河流众多,降雨量大,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阳山县委书记温湛滨介绍,结合当地资源优势,阳山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绿色能源产业为主的发展战略,依托“绿色能源”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赢,走出了一条有山区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水电成为能源产业主力军
阳山年均降雨量在1900毫米左右,河流众多,植被保护较好,全县水力资源蕴藏量达5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40万千瓦以上,水电开发条件得天独厚。
拥有如此丰富的水力资源,阳山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开发小水电;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县在全国水利水电系统率先开展股份合作办电站的尝试,水电装机容量以每年1万千瓦以上速度增长。1983年,阳山县被列入全国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1989年通过了验收达标。
至目前,阳山有小水电站230座,提供6000人就业;总装机容量28.7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0亿千瓦时,小水电建成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于全国县级前十位,成为全国“‘十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达标县”、全省首个“中国农村水电之乡”;小水电企业年缴税费9000多万元,成为阳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小水电发展喜人,但阳山未曾放缓发展步伐。目前阳山有80多家小水电站计划实行技改,预计3年内投入资金4亿元把半自动化改造成全自动化和微机操作,通过技改实现年增加发电量1亿度,税费增收千万元。另外,小水电招商势头猛,总投资5亿元、装机容量4.7万千瓦的连江梯级电站改造项目近期动工;规划总投资36亿元、装机120万千瓦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有望于“十二五”期间开工建设。
惠及民生改善生态
绿色能源在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占据了十分显著的地位,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
在小水电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阳山围绕“人水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主线,做到“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形成“以林涵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富县”的良性循环体系,使农村小水电成为一项造福全社会的大事业。
特别是在广大农村,通过开发小水电,充分利用农民最倚重的土地和水资源,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该县利用扶贫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入股水电站开发,为8个贫困镇乡和98个贫困村年均获得电站分红367万元。
小水电还成为乡村公益事业最大的支持者。在偏远山区每建设一座水电站,都会建成一条乡村公路,改善当地交通条件。全县由兴建小水电站修筑的公路长度达到380多公里,工程总造价7000多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阳山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促使全县绿化率逐年提高,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2009年获得清远首个“中国绿色名县”称号。
绿色能源描绘美好蓝图
近年来,阳山把开发利用绿色能源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根据经济社会能源状况、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件,确定绿色能源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了《阳山县能源规划分步实施建设方案》和《阳山县创建绿色能源县建设方案》,相继规划实施了一系列能源建设项目,积极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资源,以水电和沼气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积极贡献,起到了良好示范和带动作用。
近年,阳山县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大力推广沼气能源,全县农村沼气池保有量12140个,年产沼气546.3万立方米,每年可替代1.5万吨薪柴,相当于节省标准煤7284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亦减少了林木消耗。预计到2012年,阳山县现代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小水电、沼气、太阳能热利用等)在农村生活用能中的比重达到53%,85%以上农户的生活能源主要由清洁能源(现代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燃气)提供。
此外,风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筹建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太阳能、地热能利用项目也在谋划中。
据悉,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南方分公司投资的风能发电项目计划于明年下半年建设,该工程总投资12亿元,装机10万千瓦;由广州发展新能源有限公司总投资8.8亿元、装机规模为2×5万千瓦的秸秆发电项目已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等前期工作,计划于明年下半年动工。
推荐阅读:
(来源: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