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3日消息: 2008年8月,重庆市正式启动“森林重庆”建设。在近两年的时间内,重庆市共计投入资金200亿元,植树造林1119万亩,占10年总体规划任务的51%,创造了城市森林建设的“重庆速度”。“森林重庆”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逐步显现出来,为重庆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支持。
生态价值分析
“森林重庆”建设栽培的多数是绿化大苗。假定已经建成的森林处于理想状态,用替代法、等值法等方法,可对1119万亩森林在保持水土、释放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的生态价值进行定量评价。
保持水土的价值。据研究,1平方米有林地在1年内比无林地减少土壤侵蚀3.685公斤。据此计算,1119万亩森林每年可减少土壤流失2749.7万吨。清除1吨水库淤泥需投入36元,那么,重庆已建成森林每年可节省9.9亿元清淤费。森林在保持水土的同时,还保持了土壤肥力。据测算,全市已建城森林每年可保持氮10.2万吨、磷3万吨、钾61.5万吨,折合成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分别为57.3万吨、24.2万吨、119万吨。按照重庆市2010年3月化肥零售价格计算,1119万亩森林每年保持土壤肥力的价值为41.2亿元。
释放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的价值。据测定,1公顷森林每年可释放氧气15吨~30吨,吸收二氧化碳20吨~40吨。按照中位数计算,那么,1119万亩森林每年可释放氧气1678.5万吨,吸收二氧化碳2231.1万吨。当前我国工业制氧成本约为每吨400元,发电厂捕获自身产生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每吨880元,那么,已建成森林每年释放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的价值为263.5亿元。
净化环境的价值。阔叶林滞尘的能力为每亩670公斤,消减粉尘的成本为每吨170元,森林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为每亩10公斤,消减1公斤二氧化硫的费用为0.6元,森林杀菌的价值为每亩353元,因此每亩森林净化环境的总价值为474元。“森林重庆”建设栽植的树木多数为阔叶树,1119万亩森林净化环境的价值约为53亿元。
涵养水源的价值。用修建相当库容的水库所需费用进行替代计算。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公布的数据,1公顷森林每年可蓄养水源2537立方米。1119万亩森林每年可蓄养水源18.9亿立方米,相当于重庆市2007年大中型水库总蓄积量的27.3%。根据2010年初重庆市发改委对铜梁县修建小北海水利工程研究报告的批复,修建中型及以上水库的造价约为每立方米46.68元(包括工程、征地和移民的投入),那么,已建成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约为880亿元。
除以上价值外,森林还产生其他生态价值,在总的生态价值中占3.65%。据此计算,1119万亩森林的其他生态价值约为43亿元。
以上5项相加,“森林重庆”建设已经完成的1119万亩森林处于理想状况时的综合生态价值约为1290.6亿元。
经济价值分析
“森林重庆”建设在全市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提出并实施,实际上赋予了“森林重庆”建设多重使命,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多方面的。
推动重庆经济复苏。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自2008年9月开始,重庆市部分行业和企业出现了市场萎缩、订单减少、流动性不足的情况,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提出开展“森林重庆”建设。由于“森林重庆”建设的资金投入及其他重大刺激措施的启动,2008年和2009年重庆经济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内创造出以内需为龙头的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庆模式”。
促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重庆东南和东北“两翼”集中了全市80%的贫困人口,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一半。可以说,“两翼”农户能否增收致富,是决定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今年年初,重庆市作出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战略部署,要以“森林重庆”为载体实施六大产业,确保“两翼”95%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在3年内实现增收万元的目标。
推荐阅读:
[分页]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在林业上收入280元,2009年超过了400元,增幅达42.9%。全市林业产值也从2007年的125亿元增至2009年的210亿元,预计2010年全市林业产值将达250亿元,更多林农和林产企业都从“森林重庆”建设中获益。
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由于金融危机冲击,从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有200多万农民工返回重庆,其中1/3农民工在“森林重庆”建设中实现了再就业。截至2009年底,全市农民工参与“森林重庆”建设达5400万个工日,务工收入30.8亿元。
此外,“森林重庆”还产生间接经济效益,如“森林重庆”建设使重庆生态旅游的品质得到提升、促进重庆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使重庆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状况得到改善从而带来公共卫生支出和市民医疗卫生费用下降等。
社会价值分析
城市森林的社会价值难以量化评价。在此,仅对“森林重庆”建设在提升重庆城市形象、树立中国政府负责任大国形象、帮助重庆产品冲破新的“绿色壁垒”、弘扬生态文化等几个方面的作用进行定性评价。
提升重庆的城市形象。通过大力实施“城市森林工程”,重庆市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重点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打造了一批具有生态、景观双重功能的城市生态林,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干道绿化,初步形成了“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的城市生态景观,提升了重庆城市的生态、宜居、健康品质。
树立中国政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资源和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遏制温室效应方面具有巨大潜能。“森林重庆”建设,将在10年新建和改造2200万亩森林,届时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933万吨至5853万吨,产生巨大的碳汇效应。
助推重庆产品冲破新的“贸易壁垒”。近年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动向,温室气体排放有可能成为新的“贸易壁垒”。欧盟打算对未实行有效减排的国家出口到欧盟的产品征收碳排放税。根据美国国会的一项议案,到2020年,美国将要求未实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家向美国支付“国际储备补贴”。建设“森林重庆”将为“重庆制造”和“中国制造”顺利进入西方市场铺平道路,为重庆的大开放大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弘扬地方生态文化。重庆市建成大量生态效益林和社会效益林,一批城市公园、园林式市街和单位、小区也相继建成,丰富了“森林重庆”建设的文化内涵;蓬勃开展的重庆森林旅游节、重庆花卉博览会、亚太兰花大会等生态节会,进一步弘扬了重庆的竹文化、花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已建成及在建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项目,为市民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和休闲娱乐提供了新场所。
同时,“森林重庆”建设还产生其他方面的价值,如改善耕作条件的价值、蓄积木材的价值、碳汇交易的价值及相关的溢出价值。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