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借助网络 静观腊梅每年揽金700多万

2010年07月21日 09:09重庆日报龙丹梅

不仅卖花,还有深加工产品;除了本地,还远销新加坡

中国园林网7月21日消息:1680户农户合伙,连片种植腊梅,打造出盆景、腊梅花茶等深加工产品,还通过互联网将腊梅花卖到了新加坡。重庆素心腊梅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明友却并未满足于此:他希望借助合作社“专家大院”的实力,腊梅扦插和提炼香精的技术能尽快被攻克,这样,静观腊梅就能漂洋过海,卖到全世界去。

恶性竞争 销售曾遭遇“滑铁卢”

静观腊梅种植已有500多年历史。最初,家家户户只是在门前屋后栽种两三株腊梅美化庭院,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几家农户将腊梅枝条砍下,拉到北碚街头去卖。

渐渐地,砍枝条卖鲜花的农户多起来,当地的腊梅花也逐渐卖出了名气。农户们这才知道,这在房前屋后生长了数百年的腊梅竟然全身都是宝贝:鲜花、干花、种苗、以及培育腊梅盆景,都可以变成现钱。

就这样,种腊梅的人逐渐多起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2002年初,正当村民们翘首盼望年年都来收购干花的一家重庆外贸企业到来时,左等右等却始终没等来人。镇干部四下打听才知道,由于农户们为了销售自家的干花,互相杀价,便在干花采摘时间和制作工艺上打了折扣,这样“炕”出来的干花质量不好,便没有企业愿来收购了。

那一年,川心村三社社员童立秀砍了自家三分坡地上的腊梅树,改种了包谷。

绝地逢生 “素心”品牌救了产业

2003年,借我市退耕还林和农业综合开发的契机,静观镇党委政府将曾辉煌一时的腊梅确定为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

推荐阅读:

天津:无物业小区绿化搁浅 居民义务当“保绿员”

白洋淀:沉醉在万亩荷塘之中 看荷花盛开风情万种

四川:景区内攀折花草 最高罚1000元

成都:双流太平镇出现离奇现象 花草都带电(图)

[分页]

但如何让刚遭受销售“滑铁卢”的农民恢复对发展腊梅产业的信心?北碚区政府请来了园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榆教授前来对静观腊梅进行考察。结果让大家都很振奋:原来,当地这种花瓣厚、香味浓、色泽鲜艳的腊梅品种,正是腊梅中的极品“素心腊梅”。

这个结论坚定了当地发展腊梅产业的信心,且腊梅天性耐旱,在瘠薄的土地中也能成活,特别适合在重庆生长。如何解决腊梅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2005年,当地将种植腊梅的斜石村、川心村、龙洞村三个村合为素心村,并举办了腊梅文化节,借满山的腊梅发展旅游产业。

为了规范农户种植及采摘,2008年11月,由400多户农户组成的重庆素心腊梅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村会计郑明友被大家推选为理事长。

就这样,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家家都种腊梅,从2003年—2008年,当地的腊梅一下从两三千亩增加到近万亩。

借助网络 静观腊梅香飘新加坡

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对农户的种植、管护、采摘进行统一技术培训。2008年合作社成立当年,干花质量上去了,价格便从过去的每公斤3元涨到了每公斤20元。

如今,童立秀家有6分地种着腊梅,每年仅鲜切花就可卖到1200元左右,卖种苗有2000元、干花1000多元。腊梅下间种的麦冬、满天星每年又可为她带来一两千元的收入。

从2008年起,一家重庆外贸企业通过互联网更是将静观腊梅卖到了新加坡。

目前,重庆素心腊梅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拥有了入社农户1680户,腊梅花种植基地面积5000亩,年产鲜切花15万束,优质茶20吨,制作盆景15万盆,每年收入高达700多万元。

推荐阅读:

天津:无物业小区绿化搁浅 居民义务当“保绿员”

白洋淀:沉醉在万亩荷塘之中 看荷花盛开风情万种

四川:景区内攀折花草 最高罚1000元

成都:双流太平镇出现离奇现象 花草都带电(图)

(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