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怀念树荫——看太原植树理念(组图)

2010年07月22日 08:56黄河新闻网

山西:怀念树荫——看太原植树理念

山西:怀念树荫——看太原植树理念

寒冰/摄

中国园林网7月22日消息:太原,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和2500年的城建史;古称晋阳、并州,西依吕梁,东临太行,北达燕赵,南通秦蜀,“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近年来,太原新修的道路多了,然而每逢烈日当空,人们似乎更加怀念那婆娑的树荫。如今,社区与居民小区有不少城市广场或街心花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这些广场花园里大多种的草坪和低矮的灌木、花草,难见高大的阔叶乔木。

以五一广场的南北两个街心花园为例,南侧花园中没有一棵超过两米高的木本植物,只有几片草坪;北侧的花园中只有一棵较高的大树,其余也是只有几公分高的草坪地。但是每至炎热酷夏,市民是无法在此休憩活动的。

近日笔者在五一广场测试了一下气温,广场气温50℃摄氏度;地面大理石地表温度高达65℃摄氏度;供游人小憩的遮阳伞下气温也高达58℃摄氏度,这样的温度足够蒸桑拿了,游人是不敢在这里驻足小憩的。

太原现在路边没有树荫,路就是路,绿化带就是绿化带,走在路上只能任由烈日暴晒,任何人也无暇顾及绿化带的漂亮。植树体现了更多的长期行为,种草容易立竿见影,被人利用搞所谓的“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近几年不少城市一哄而起的“广场热”中,对绿化的关注更多地是“向下看”,放眼一看草坪如茵,绿色诱人,但缺乏遮荫乘凉的功能,遇到了盛夏无法避日,酷热难熬、游人无法进入的尴尬。

植树种草,目的是为今人和后人有一个更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它们的生态效应不仅体现在视觉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是否为人们带来了长久的方便和利益。偌大一个广场,只有供人欣赏而不能踩踏的草坪加上几尊蹩脚的雕塑,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太原近年植树的树种有误,比如松树虽然高大,但缺乏遮荫乘凉的功能;有活化石的之称的银杏树,虽珍贵稀有,但是这类树木叶小遮荫效果差,而且这两类树种其生长速度过慢;在迎泽大街改造后道路两侧的树木数量远不及改造前,在道路施工中被砍、被毁的树位没有重新植树,人非共板的道路中间几乎没有树木遮荫,而是搞了一些高不足一米、似乎高雅的盆景;还有抽象派的钢铁造型。似火的骄阳,烤的地面发烫,热气氤氲,裹得人喘不过气来;市区道路两旁,近年来太原市只砍树不植树,只毁树不种树。道路两侧的树木越来越少,仅剩的稀稀拉拉的无法遮荫的树,像蓬头稚子,树顶少的可伶的几片残枝孤叶,别说有树荫啦,它自己不被烤焦已是万幸。行人和骑车者只能在烈日暴晒下无奈的行进。

曾记否,夏日正午,虽烈日炎炎,但路面也只有斑驳的光影,不论是走在人行便道还是骑车在非机动车道上,燥意全消,绿叶过滤的空气清新凉爽,犹如天然氧吧,心平自然凉爽,加上枝间的鸟儿啾啾,真真惬意。昔日枝繁叶茂的凉爽的、遮天蔽日的树荫,何时再见。笔者认为,应该在道路两侧、人行便道、公园以及供游人娱乐的街心花园等位置种植些高大的阔叶树,比如梧桐,白杨等树干高、树叶茂盛生长较快的树种以及乔灌藤花草木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模式。这样街道两边都是绿“墙”,灌木丛很高,路边任由野草生长。在灰尘、噪音比较大的停车场周围种植各种各样的野生植物,既能绿化环境又能起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长高的野草吸收灰尘的能力更强,不应盲目地修剪草坪。一到盛夏酷暑,高大的树冠可以遮荫挡光,行人、车辆就可在林荫道中的行走,人们就可在大树下乘凉休闲。

“今人栽树,后人乘凉”,“十年树木”,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一流城市并造福后代,才是衡量绿化美化成就的标尺。所以太原市应该突出“林荫型”绿化的绿化指导思想,致力于修建“林荫停车场”、“林荫广场”、“林荫道路”等遮荫效果好的城市。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太原建设成为一座满目青翠、绿荫满地、花团锦簇的园林城市与生态型城市。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绿色生态环境意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城在林中,人在绿中,足不出户闻花香,漫步街头赏美景。”在“太行明珠”晋城,这一切已经变为现实,漫步在晋城的大街小巷,一阵阵绿的气息扑面而来,处处溢满绿意,勃勃生机。与年轻的晋城市相比太原需要调整绿化思路,加快绿化步伐。太原--渴望碧水蓝天,渴望绿树成荫,渴望清新空气,渴望林荫道。

推荐阅读:

成都:三圣乡开出“五朵金花” 村民“赖着”不想走

湖北:蚊虫叮咬令人烦恼 “请”来猪笼草驱蚊

绿大地公开致歉理由难服众

重庆:80后村官用金银花为村民撬开致富门

(来源: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