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4日消息:陈根甫,鄢陵县一位普通的农民,通过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这个平台,从中发现商机,并成为一个花卉苗木种植专业户,成为千百万个花博会受益者之一。
9月1日下午,在第十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开幕前夕,记者来到陈根甫的育苗基地,进行了走访。
9年前,为买盐钱而发愁的陈根甫做梦也没想到,9年后的今天,在一个月内,他付给农民工的工钱就达1万多元。
“要不是花博会,我哪有今天,这都是沾了花博会的光。”陈根甫憨厚的脸上,充满了笑容。
今年54岁的陈根甫,家住鄢陵县陈化店镇云汉村。该村位于鄢陵县西部,距离鄢陵县花卉发源地的姚家花园村大约10公里,在鄢陵县花卉苗木种植中心区之外。10年前,这里很少有人种植花卉苗木。
陈根甫家7亩多责任田是全家5口人的衣食依靠,原来种粮食虽然吃的不愁,但钱老是不够用。“在责任田里种苗木,那是冒着吃不饱的风险的,我种植苗木的决心来自于首届中原花博会的召开。”陈根甫说, “我是俺村种植苗木第一人。”
2001年11月6日至12日,首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在陈化店镇召开,此届花博会以“绿化大地”为主题。
会展期间,来自吉林、江苏、上海、山西等省的416家单位参展,1236家花卉企业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有516家企业签订了业务合同,签约金额达2.9亿元,达到了“以花为媒招商,以花会友联谊”的目的。
陈根甫记得,当时他骑车走了约4公里来到会场,去的心态主要是“看热闹”。“到会场,感觉就不一样了。”陈根甫回忆,花博会上来自外地的客商很多,有买卖树苗的,有买卖树种的。在别人的交易中,他发现一些小苗和树种有一定的销路,于是就留意收集了山东省、辽宁省,以及我省潢川县客商的联系电话。
回到家,他借钱先后购买10多吨树种,品种包括国槐、丁香、青桐、栾树等,对外进行销售,赢利1万多元。同时腾出一亩多责任田,培育月季、丁香、国槐等花木的小苗。陈根甫说,这是他从花博会得到的“第一桶金”。
“每年的花博会我都去。”陈根甫说,随着信息交流越来越广泛,自己的花木生意也越做越大。他发现,鄢陵县种树的农民很多,但是育小苗的人少,况且将树种育成小苗后,利润更可观。2006年,他将7亩多责任田,全部育上了花木小苗。
2008年,他在本村东南侧租下35亩地,建起了一个花木育苗基地,培育榆叶梅、珍珠梅、丁香、月季、红瑞木等树苗。为了看管好这些小苗,他在田里搭建了一个简易房,遇到忙时吃住在简易房里,苗圃也成了他临时的家。
“根甫对待这树苗,比待他亲孩还亲哩。”一位正在苗田里剔草的女村民笑着说,“不信,看看这小苗管理的精致劲儿,你就知道了。”
“这是丁香苗,这是大叶女贞苗,那是用来嫁接红叶李、榆叶梅、红叶桃的桃树苗。”陈根甫一边介绍田间的一方方苗木,一边说,今年月季、黄刺玫、红瑞木等小苗卖得特别快,在销售旺季,一天要雇一二十个工人,最多的一个月仅工钱就要付1万多元。他说,照今年的势头,一年赚10多万元不成问题。
在陈根甫的小屋子里,放着一摞子广告单页和两盒名片,上面“根甫种苗繁育基地”几个字格外醒目。记者数了数,单页上标注出售的树种和树苗,共有56种之多。
“花博会对我很重要。”陈根甫说,他特意印制了2000份广告单页和2000张名片,准备在花博会上和客商们交流,为下一步的发展打基础。
鄢陵县花卉办主任张文科介绍,目前,鄢陵县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已达60多万亩,全县从事花卉苗木行业的花农、花工、经纪人、园林工程设计人员等有18万人,花卉主产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一万多元。
“花博会办了九届,绿了一片土地,活了一隅经济,富了一方百姓。”鄢陵县委宣传部长刘万民一语中的。
推荐阅读: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