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盎然的苏州街巷。
满目绿意。
中国园林网10月13日消息:“人工山水城中园,自然山水园中城”是苏州新景的生动写照。10月12日,记者获悉,10月20日苏州即将迎来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大考”,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近6年时间里,苏州建成区绿化面积由6748公顷发展到了现在的12250公顷,而人均拥有绿地面积增长到了14.9平方米。
在全国各个城市都在向着生态、宜居城市大步迈进的时候,如何走出一条有苏州特色的、有创新的绿化之路?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方佩和在接受采访时说,苏州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按照不同区划的特点,绿化也要创新。“比如古城区里,我们让古典园林走上大街小巷,有着洋苏州特点的园区就大量运用了现代绿化的设计,而在拥有真山真水的高新区则保留其原生态的绿化效果。”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市政府每年都把新增450-500万平方米绿地作为实事项目,实施了一大批绿化重点工程建设,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质量的改善。目前,建成区绿化面积已由2005年6748公顷增至12250公顷,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逐年增长,已分别达到37.2%、42.7%和14.9平方米。
在节假日,许多市民也切身感受到了不出苏州也能尽享生态的野趣。苏州已建成三角嘴湿地公园、沙湖生态园、莲池湖公园、白马涧生态公园、太湖湿地公园、白塘生态园、荷塘月色湿地公园等一批规模大、生态效应明显的郊野公园。目前,正在推进石湖景区、虎丘风景区综合改造等工程的建设。
“市民出行350米即能步入绿色空间”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苏州也结合老新村、背街小巷改造,已相继建成一批小绿地、小花坛、小游园等“三小”绿地,进一步增加了社区居民的绿色休憩空间。此外,苏州市也重点实施了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配套绿化工程、沪宁城际铁路绿色廊道、沪宁及苏嘉杭高速公路出入口等景观道路、斜塘河等河道配套绿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增强了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和辐射带动效应。
推荐阅读:
(来源:名城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