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4日消息:记者11月3日从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了解到,成都市林业产业“七”头并进,到目前为止已建成各类林业产业生产基地174万亩,到2010年全市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272亿元,全市527万农民人均从林业中获得收益1272元。
据悉,成都市近年来大力发展短周期工业园林、笋(材)用竹基地、三木药材基地、珍稀珍贵植物基地、生态旅游、特色养殖以及林产品精深加工七大特色,从原料、加工和特色旅游三大渠道推动农民增收。
近年来,成都相继完成57万亩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建设;新建优质笋用竹5万余亩,针对20多万亩材用竹推广更新复壮技术,提高经济效益250—500元/亩;在大邑县、都江堰市、彭州市新建厚朴、杜仲、黄柏三木药材基地5万余亩,药材年产量达5000余吨;在邛崃、崇州、大邑和彭州实施了珍稀珍贵植物8000余亩低改试验示范点建设,为林产品精深加工提供丰富原料。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成都还着力打造大熊猫、森林、湿地和乡村生态旅游四大品牌,大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开展赏花、观叶、看鸟、寻蝶、采果、垂钓、品茶、漂流、避暑、科考等绿色生态旅游项目。2007年以来累计实现生态旅游收入95亿元以上,带动林农致富增收。
特色种养业也与林产业相得益彰。据统计,全市特种养业已达130家,总产值达3亿余元,种类包括七彩山鸡、绿头鸭、大雁、鸸鹋、鹧鸪、竹鸡、野猪等20余种。同时,按照“一县一特色、一区一主业、全市一体系”思路,依托龙头企业,调整林产加工业布局,推进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推荐阅读: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