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半年募资近亿元

2011年01月19日 09:49中国绿色时报刘娜微 贡佳萍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刘于鹤(左)向碳汇研究院院长蒋有绪授牌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刘于鹤(左)向碳汇研究院院长蒋有绪授牌

碳补偿标识车贴

碳补偿标识车贴 

中国园林网1月19日消息:从2010年7月正式成立至2010年12月底,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已募资9680万元人民币;与国家林业局合作,资助9个省(市)开展了全国碳汇造林试点,造林面积达到12万亩。这是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1月18日召开的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媒体见面会上了解到的情况。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成立半年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募集公益资金9680万元,其中企业和社会团体捐资9535万元,个人捐款145万元;已成立5个专项基金,即浙江碳汇基金、温州碳汇基金、山西碳汇基金、北京碳汇基金、大兴安岭碳汇基金。基金会部署了陕西延安、江西井冈山、内蒙古多伦、云南腾冲等15个全国首批个人捐资碳汇造林基地,为公众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实践低碳生活创造了条件。这些工作将对中国碳汇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原林业部副部长、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理事长刘于鹤,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出席媒体见面会,捐资企业、个人代表及国内外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

刘于鹤说,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是中国首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基金会成立后,围绕宗旨,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应对气候变化公益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的核心业务——应对气候变化是一项全新的惠及全球、全人类的公益事业,意义重大,因此希望有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为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多的努力。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也将一如既往地帮助企业和个人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

据介绍,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已建立了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且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包括碳汇生产、计量、监测、核证、注册的标准体系,其组织实施的碳汇造林项目达到了“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国际要求,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碳汇林。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碳汇林业的发展;先后在10多个省(区)实施碳汇造林及森林经营,面积超过100万亩,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暖、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等诸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施了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天津会议、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与绿色竞争力国际论坛、2011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等会议“碳中和”的碳汇造林,兑现了中国政府的国际承诺,受到联合国、国际社会、社会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好评;成功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坎昆会议,为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走上国际舞台开了一个好头;启动给林改后农民发放“碳汇证”试点,探索在森林经营周期较长的情况下,帮助农民可持续经营森林以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碳汇,进而增加农民收入的路子。通过实现碳汇的生态服务价值获得一定的收益,以促进林改成果的巩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会上,刘于鹤宣布成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碳汇研究院。这是全国首家民间形式的碳汇专门研究机构,由曾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领衔。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宣布成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并发布了中国首个经注册的碳补偿标识(车贴)和推出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第一批春节卡、情人节、生日卡等系列“碳汇公益礼品卡”。 

推荐阅读:

林业碳汇项目找好“婆家”再梳妆

安徽:变大蜀山为省城的“碳汇绿肺”

青岛生态规划:五年建成市区四大“绿肺”

遂宁:短短五年 “城市绿肺”层出不穷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