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中国苗木花卉产业

2011年09月23日 10:54《世界农业》2011年第4期 芦建国 张超

中国园林网9月23日消息: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苗木花卉产业迅速发展,苗木产量和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也暴露出市场秩序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新品种开发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分析苗木花卉产业特点和中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快中国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国际经验;对策

一、苗木花卉产业特点

1.生产周期长,品种地域特征显著

苗木花卉产业以植物生产为主,从播种至成株,到最后可用于园林绿化,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苗木花卉产业从投资到收益的周期较长,这是其产业特点之一。同时,不同种类的苗木花卉,由于生态习性不同,对光照、温度的要求不同,各自适宜的生长范围自然也就不同。例如郁金香主要产自荷兰,其他国家鲜见种植;在中国,香樟仅生长在长江以南地区,黄河流域则没有分布。品种的地域分布使苗木花卉产业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生产和销售多集中于品种生长区域。

2.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

苗木花卉产业需要充足的资金作支撑,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花卉产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更新生产设备和引进先进技术。但苗木花卉产业的抗灾能力较弱,一场寒流或台风就可能使苗木全部死亡,巨额投资难以收回。苗木生产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市场供求信息滞后,当某种苗木畅销时,吸引大量资金投入生产,导致供大于求而成为滞销品种。当然,苗木花卉产业的效益也相当可观,以世界花卉生产第一大国荷兰为例,花卉从业人员仅有7万多人,种植面积为农业生产总面积的7%,但其产值却占农业总产值的39%。荷兰花卉年出口额达50多亿美元,人均创汇约6.7万美元,利润高达30%。

3.从业人数众多

苗木花卉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据哥伦比亚花卉商贸协会统计,其国内花卉产业从业人数达75 000多人,为许多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目前,中国苗木花卉从业人员已达5万余人,随着这一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后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4.综合化程度高

苗木花卉产业覆盖面广,几乎囊括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总体上可分为生产、流通、加工和销售4个环节。苗木花卉的生产培育、养护管理、种苗繁殖具有种植业的性质,属于第一产业;苗木生产过程中所需设备的制造、副产品的加工,属于第二产业;苗木花卉应用于园林工程,产生了一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为居民生活服务的性质,属于第二三产业。苗木花卉产业还能带动制造业、加工业、物流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具有综合性产业的特点。

二、中国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1.中国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中国苗木花卉产业

随着中国绿化工程的深入推进,林木种苗需求日益旺盛,加上种苗培育技术不断创新,林木种苗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目前中国已建成国家级重点林木良种基地131处,各类林木良种基地700多处,良种基地面积33.33万hm2,采种基地90.67万hm2。近10年来,全国累计供应合格苗木3 000多亿株,基地供种率达到63%,良种使用率达51%,有效保障了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的种苗需求。各省市苗木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福建建成林木良种基地3 067hm2,推广造林190.33万hm2,林木产值增加110亿元;安徽累计采收林木种子350万kg,生产合格苗木50亿株,为退耕还林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内蒙古完成造林553.34 hm2,供应合格苗木110多亿株。在花卉生产方面,中国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由1984年的1.4万hm2上升到2009年的83.5万hm2,已成为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花卉销售额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图1)。

2.中国苗木花卉产业存在的问题

(1)植物资源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中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多样,涵盖了从寒带到热带多种气候带,植物资源丰富,苗木资源更是达到数万种。可以说,即便是荷兰、日本、墨西哥这样的花卉生产大国,由于国土面积的限制,气候条件较为单一,苗木花卉品种远不及中国丰富。但中国真正应用于绿化工程的苗木品种仅有几百种,大部分品种尚未得到开发利用。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常被其他国家引进栽培,通过引种驯化,培育出新的植物品种。如今国际市场热销的月季品种,绝大多数都是以中国月季为基础培育的新品种,往往对中国月季的产销造成冲击。主要的花卉生产国都很重视对苗木花卉品种权的保护,如荷兰设立专门的执法机构负责检查品种繁殖,新品种使用者必须与拥有者签订品种权使用许可协议,按种植面积交纳专利使用费。而日本自2004年起,要求从国外进口的花卉品种需出具合法证明。

(2)市场管理不规范。中国苗木花卉市场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以散户经营为主,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规范和强有力的监管措施,致使一些假冒伪劣苗木流入市场。为保证苗木质量,荷兰很早就成立了鲜切花及观赏植物检疫服务部(NAKB),凡是从事苗木生产及经营的企业都必须是该组织的成员,其主要负责检查成员单位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取消违规企业的资格认定证书。显然,NAKB的检疫制度适用于规模化生产的苗木企业,而中国目前的散户经营方式则难以推行。

(3)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优质品种。目前,中国苗木花卉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但低水平重复生产较多,多数苗圃品种雷同,总体上档次偏低,难以形成竞争力。由于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育苗跟风现象比较普遍,树种大同小异,加上苗木生产者缺乏先进种植理念和特种苗木经营思想,导致中小规格的苗木供过于求,大规格、新品种苗木则出现短缺。同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花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尽管中国花卉产量逐年扩大,但大中型花卉企业不到20%,整体生产规模偏小,造成国内市场缺乏优质花卉产品,花卉种苗、种球、成品花卉等主要依赖进口。美国花卉业始终注重产业结构的均衡,花坛植物、观叶植物、盆花、切花同步发展,产量和销售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主产切花的以色列,近年来从澳大利亚、南非大量引进野生花卉品种,经驯化、选育,不断推出蜡花、一枝黄花、银莲花等特色花卉,促使老品种生产比重从73%降到43%,新品种则上升到57%。

推荐阅读:

云南怒江州生态化产业建设实现林业产值2.7亿元

现代林业园浙版“聚宝盆”

中俄林业迈向全方位合作

东莞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获审批[分页]

(4)区域发展不平衡,产品结构地区差异显著。据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观赏苗木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为江苏、浙江、河南、河北、广东和山东。根据地理区划与主要市场可将这些省份划分为3个产销中心:① 以长江三角洲为主要市场的江浙地区。②以京津走廊为主要市场的豫冀鲁地区。③ 以珠江三角洲为主要市场的粤湘地区。这3大中心的苗木生产面积占全国总生产面积的74.81%。各区域间由于气候条件不同,苗木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北方省份以杨柳榆槐为主,南方各省苗木品种丰富,各有特色。如江苏以雪松、广玉兰、龙柏、小檗等为主,浙江以黄杨、杜鹃、红枫和木兰科树种等见长,湖南的红花檵木及广东的热带树种都是各自的特色树种。

(5)缺乏科技支撑,生产规模化程度低。苗木花卉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的特点,种苗的生产、繁殖、养护及新品种开发,都需要先进技术作为支撑。但中国普遍存在科研和生产脱节的现象,科研和生产单位之间联系松散,科技研发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专业人才也严重缺乏。而美国等已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选育花卉新品种,从矮牵牛花中分离蓝色基因,再注入玫瑰种子中,创造出蓝色玫瑰品种。转基因研发约需2年时间,而常规杂交技术需要7—8年才能培植出新品种,运用科技手段能大大缩短品种的更新周期。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实行苗木花卉规模化经营,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是各国花卉产业的共同特点。美国、荷兰、哥伦比亚等都采用大型机械实现自动化生产,并安装电脑控制系统,对生产过程实施全程监控。然而中国仍然以个体承包为主,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增加了农民改进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的难度,使其难以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严重阻碍了中国苗木花卉产业的健康发展。

(6)人均花卉消费水平低。从图2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花卉消费处于较低水平,年人均消费仅为0.64美元。其原因主要在于:① 消费观念落后,绝大多数居民日常没有购买苗木花卉的习惯,销售高峰仅出现在节日、婚庆等少数时刻。② 居民收入偏低,应付日常生活之外没有多余的消费能力购买花卉。③ 花卉价格过高,花卉产业的高技术含量导致产品价格偏高,超过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

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中国苗木花卉产业

三、中国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对策

1.加强科技研发,培育新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

中国苗木花卉产业的科研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科技成果难以完成市场转化,而国际花卉生产大国则非常重视科技研发和新品种培育。如荷兰将温室技术应用于建造花棚,其中一种双层锯齿状的覆盖材料,不仅隔热性、透光性好,利于花卉生长,并且可节能达30%,大大降低了花卉培植的成本。日本大力推行控温、控光、控气、控水肥等栽培法,实现了苗木花卉的高质、优产。并且荷兰、美国等国政府虽然对花卉研发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支持,但主要针对具有长远性、公共性的产品,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高,这些国家的花卉企业普遍实力较强,科研主要由企业承担,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品种。因此,中国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扶持苗木花卉企业加快科研步伐,增加科研投入,对有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使科研成果尽快投入市场。政府可侧重于应用技术研究,如特色花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育种,以及适合不同地区的栽培设施与技术的研究等,成果可作为公益项目供花卉企业使用。

2.强化苗木花卉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苗木花卉的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是提高花卉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区域化种植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农业资源,合理布局花卉栽培种类和品种结构,形成规模优势以降低生产成本。以色列气候多样,北部戈兰高地海拔高,气候寒冷,主要种植来卡木;南部半干旱地区主要种植百合、补血草等花卉;中部平原则种植月季、香石竹,在充分利用各地自然条件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品种。德国都门公司是跨国花卉企业,但其产品只有一品红、丽格海棠、天竺葵等少数品种,少而精的发展模式正是其成为国际化企业的重要原因。中国苗木花卉行业以私营企业为主,分散经营致使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推广难度大。企业追求大而全,产品缺乏特色,自然难以形成竞争力。因此中国苗木花卉企业应推行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生产经营模式,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3.加强市场引导,整顿市场秩序

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应由政府合理引导,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控制当前苗木花卉种植面积,防止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引起苗木滞销积压。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苗木生产的规格和档次,加强苗木花卉生产管理,积极利用组培、容器、穴盘、薄膜等措施,采用滴灌微喷、缓释肥等技术,加强引种繁育。

规范的市场秩序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针对中国苗木花卉市场秩序混乱的现状,应及时出台相关管理法规,禁止不正当竞争。并颁布行业标准,严格控制产品质量,不允许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入市场,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苗木花卉产品的整体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4.扩展多种销售形式,开拓新兴消费市场

过去苗木花卉的销售多依靠批发市场或零售花店,荷兰花卉出口额的80%来自于拍卖市场,阿斯米尔联合拍卖市场是世界著名的花卉交易场所,而美国的迈阿密是世界4大鲜切花集散地之一。美国的花卉经批发市场流通到遍布全国的零售网点,连锁经营也是美国花卉销售的重要方式同。如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其市场机制和管理模式已相对成熟,运用电子商务销售苗木花卉已在许多国家得以实现。大量网上花店的出现,不仅使顾客足不出户就可以挑选自己中意的花卉产品,也为经营者节省了店面租金和储藏费用,从而进一步获得价格优势。此外,超市销售苗木花卉也逐渐兴起,英国通过超市销售的花卉,20年前仅占2%的市场份额,到2008年已升至68%。中国可参考国外的成功模式,建立全国性的苗木花卉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市场行情信息,为供需双方提供交易渠道,并与苗木配送中心结合,推动苗木花卉产销一体化的发展。

5.发展具有传统特色的节日花卉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习惯用各色花卉装点房间,营造节日的喜庆气氛,这样的花卉又称为“年宵花”。这是中国花卉产业特有的现象,“年宵花”品种繁多,不仅带来了销售量的急速增长,更为拓展节日花卉市场提供了契机。中国许多苗木花卉企业都是从销售“年宵花”起步,最初以集团消费、礼品消费为主,如今“年宵花” 已成为大众消费品,带动了日常花卉消费。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年宵花” 的品相和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在对传统“年宵花”品种进行改良创新的同时,努力开发更符合节日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同时以“年宵花”为切入点,培养居民的花卉消费习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开发不同层次的产品,尽可能地完善产品结构,形成节日花卉消费和日常消费相互补充的花卉消费格局。

推荐阅读:

云南怒江州生态化产业建设实现林业产值2.7亿元

现代林业园浙版“聚宝盆”

中俄林业迈向全方位合作

东莞生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获审批

(来源:《世界农业》2011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