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9日消息:“行道树又开始‘滴’油了,走在道路两侧的大树底下,随时都会有油落到身上。”昨日市民张先生向记者反映,兰山区通达路两侧,行道树“滴”油不止,给周围行人带来了很大不便,并质疑景观树为啥非要选择这种树。
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天都要在通达路与红旗路交会处的公交站牌等公交车,最近几天,他发现行道树又开始“滴”油了,“几乎每年这个季节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树底下到处都是油渍,油乎乎的,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
随后记者来到通达路发现,道路两侧的树底下覆盖了一层黑乎乎的油渍,就像下过一场“油雨”一样,落地的树叶粘在油渍上面,很难清扫。记者仔细查看发现,树叶背面爬满密密麻麻的小虫子。
“这些油渍滴在衣服上很难清洗。”“以前我们在等公交车的时候,还可以坐在石凳上歇息,现在石凳上都是油迹,根本没法坐。”看到记者采访,等候公交车的市民纷纷向记者反映。
张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每年都有工作人员过来打药治理,但是每年一到这个时候还是‘滴’油不止。”张先生提出质疑,“既然根治不了虫子,为啥非要栽种这种景观树呢?”
随后记者联系兰山园林办,养护科的张科长告诉记者,这种树为栾树,栾树上的小虫为蚜虫,而所谓的“滴”油,其实是蚜虫的排泄物,“栾树体内汁液丰富,蚜虫容易趴在这种树上吸食汁液,吸食后排泄出的大量分泌物比较黏稠,确像油渍。这个季节天气还未转冷,造成栾树上的蚜虫大量繁殖,加上目前栾树进入盛花期,蚜虫喜食花粉,落到地上的分泌物也特别多。”
“栾树虫害主要有春秋两次,今年春季虫害预防得很好,秋季蚜虫预防工作在9月底时已经做了相关安排,但由于园博会以及十一假期的缘故,预防措施做得不够完善,我们从10月3号开始第一次打药,由于蚜虫很难一次性灭尽,10月8号又开始第二次喷药杀虫工作,药效还需要一个时间与过程。”张科长说。
市民质疑:为啥要栽这种树?
针对市民对景观树选择栾树的质疑,张科长告诉记者:“栾树耐干旱和贫瘠,耐寒和短期水涝,环境适应性强,种植极易成活,而且栾树树冠较小,成长比较慢,方便养护与管理,另外栾树树形端正,枝叶茂密秀丽,开花锦簇,果实紫红形似灯笼,是很好的观景树种,且投入相对较少,综合各方面考虑选择栾树。”
推荐阅读:
(来源:琅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