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5日消息:“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在全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进程中,晋宁县打出了大力建设森林公园的“特色牌”3574.45亩的东大河河口湿地森林公园、和璟苑森林公园、白鱼河湿地森林公园和普照寺森林公园,全部免费向市民开放。
开展任何创建工作,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让百姓生活幸福。
目前,晋宁县已建成3574.45亩的东大河河口湿地森林公园、和璟苑森林公园、白鱼河湿地森林公园和普照寺森林公园,不仅改变了晋宁人的生活,还扎实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据介绍,自2011年以来,晋宁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建设为主题,以倡导生态文明,提升生态文化为目标,遵循“城乡一体,林水相依,生态和谐”和“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以城区森林生态体系为中心,郊区森林生态体系为屏障,生态廊道与防护林网生态体系为支撑,建设以乡土树种为主体,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绿树成林、具有历史文化品位、特色鲜明的城市森林公园,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在晋宁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县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县级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责任制,大力开展城市森林建设,创森工作稳步扎实推进,科学规划,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城乡一体建设森林城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晋宁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截至2012年10月,晋宁县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51.06%和61.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6.8平方米。
此外,晋宁县在村庄绿化方面也做得比较出色,2011年以来,晋宁县的村庄绿化面积9751.3亩,栽植各类绿化苗木103.65万株。
结合生态村的创建,晋宁县各部门上下齐心,团结奋进,以生态创建为主要抓手,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生态宜居指数。各村(社区居)委会认真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工作,各级政府在资金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开展“四旁”义务植树工作,栽树种花,美化环境。农村卫生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昔日乱堆乱放的场地,如今变成了一个个小型“生态公园”,同时还增设了太阳能节能灯、健身器材、休息椅、垃圾箱和现代化的卫生公厕。通过植树绿化和生态村创建,使农村人居环境切实得到改善。各乡(镇、街道)政府按照加大集镇绿地建设,改善居住环境质量、园区环境质量的要求,积极想办法拓展绿化空间,采取征地、租地,拆临拆违等办法,增加行政办公区所在地绿地面积。
推荐阅读:
[分页]
东大河河口湿地森林公园
昆明河口湿地No.1
1709.43亩的东大河河口湿地森林公园已经成为目前昆明市最大的河口湿地、精品生态公园。
在游客眼里,东大河河口湿地森林公园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河面貌焕然一新,河水清澈透亮,湿地内草茂莺飞,群鸥嬉戏,尽显生态和谐之美。湿地中长满了柳树、香樟、乐昌含笑、海桐、垂丝海棠、中山杉、金竹、海竹、大竹、荷花、八角金盘、灯心草、芦苇、菖蒲、香蒲、马蹄莲、旱伞草等乔木和水生植物,40597.73平方米草坪、休息亭子、木桥在蓝天白云之下显得格外美丽,富有诗情画意。
晋宁县在东大河河口实施了前置库净化示范项目,同时建设湿地1709.43亩,共种植乔木55927株、灌木9042株、丛,水生植物51.26万株。建设的湿地分为面源污染消减区、生物多样性功能区、人为活动区、生态隔离区和示范监测区5大功能片区,是目前昆明市最大的河口湿地。如今的东大河生态湿地内小桥流水,草茂莺飞,由昆明市著名书法家题写的“文苑”碑,使湿地平添了一份文化气息,充分引入人文资源理念,有望打造成为写生、写作的文学艺术教育基地。
东大河河口湿地森林公园,优美的景色不仅吸引了二三十种鸟类前来安家落户,甚至一部分在滇池地区绝迹多年的鸟儿也重返家园,湿地美景同样吸引了众多的晋宁县内外群众前往参观游览。闲暇之余走在东大河的千亩湿地中,清澈透亮的湖水、九曲回转的小河、高大参差的树木,还有透红的火把果、洁白的马蹄莲、静静开放的睡莲、悠闲觅食的白鹭,俨然一幅和谐优美的水墨画,生机盎然,优美的湿地已成为滇池边一道独特的风景。
和璟苑森林公园 美景蕴含历史文化
“爸爸,妈妈,周末带我去公园玩!”家住晋宁县城的李涛,每到周末都要缠着爸爸妈妈带她到和璟苑森林公园玩耍。上周末,李先生带着女儿来到和璟苑森林公园,一阵轻风吹过,滇朴、银杏叶子如金黄色蝴蝶轻轻舞动着,悄无声息地飘落地上,一家人仿佛走进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
在李先生的记忆中,这里本来并没有太多的树木,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碧水环绕,让人重拾“生态记忆”。和璟苑森林公园位于晋宁县昆阳东南绕城路与普照大道之间,总用地面积210.02亩,东大河由南向北贯穿整个公园。公园以“碧水环绕,古滇新韵” 为主题,结合晋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东大河自然景观,塑造出“一轴三带”的景观格局,划分为入口区、古滇文化展区、史文化之路、综合展区、滨水娱乐区、植物展区、运动休闲区等。
置身于和璟苑森林公园,入口区根据人流的交通方向朝南在西侧设置主入口,面向内部道路便于人行及集散,周边还设有绿荫停车场,满足游人的各种需求。同时,还根据公园的位置特点和造景需要,种植桂花、滇朴、香樟、银杏、含笑、红枫、叶子花等层次错落,色彩艳丽的景观植物。古滇文化广场以季相变化明显的秋景为主,林荫广场和疏林草坪上的植物交替配置,形成以香樟等常绿树种为背景,三角枫、银杏、云南栾树、红枫、枫香等落叶树种为骨干树,配以南天竹,毛叶杜鹃等灌木,展示艳丽的南国秋色,呈现“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境。
来到史文化之路,在让市民在园中漫步的同时,还可以领略中国航海历史创举,感受晋宁悠久的历史文化。综合展区以棕榈科植物为主,种植加纳利海枣、棕榈、棕竹,花叶榕、叶子花等植物,市民尽揽亚热带美景观。滨水娱乐区充分利用原有鱼塘,挖湖堆山引入东大河河水,形成新的水体,自然入水的缓坡草坪营造出水生生物喜欢的缓和驳岸边缘,形成色彩丰富的滨水植物景观带,与水景相得益彰。
此外,和璟苑森林公园二期以“寻找家乡的记忆”为主题,在一期的基础上,以晋宁农耕文化为背景,在公园内设置1000余平方米的小麦、油菜、豌豆等农作物种植区,这不仅绿化了公园、美化了城市,还能让市民寻找到“家乡的记忆”。
推荐阅读:
[分页]
白鱼河湿地森林公园 冬季到这里来看鸟
水中鱼虾相戏,耳旁鸟叫虫鸣,岸上树木依依,湿地芳草萋萋,白鹭、海鸥从头顶掠过,初冬的白鱼河湿地森林公园,仍然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连片的芦苇随风摇摆、一排排绿树的倒影与水生植物交相辉映,白鱼河湿地森林公园秀丽的风景,吸引着不少市民的眼球。置身于天然雕饰的白鱼河湿地森林公园,茂密的水草绵延到远处的滇池,行走着不时惊起水草深处的水鸟,让晋宁老百姓品味到了久违的“滇池味道”。白鱼河湿地森林公园位于上蒜镇石寨村委会白鱼河入湖口两侧,面积800亩,东至“四退三还”界线,西至滇池湖岸,北至梁王山山脚、南至河泊所村。该公园在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以保护与恢复并重,辅以适当人工工程,种植乔木、灌木、水生植物,从而恢复和建立稳定的河口生态群落结构,自然恢复芦苇等本土植物,构建仿自然的“河—沟—塘—湖”湿地生态系统。
白鱼河湿地森林公园采取河水—沉淀池—沟、渠、塘系统—水生系统—水生态系统—排入滇池的工艺。同时,公园内共种植垂柳、滇朴、水杉、金竹、桂花、芦苇、香蒲、菖蒲、马蹄莲等乔、灌木232701株、丛,水生植物812170株,有效提升了白鱼河湿地森林公园的绿化层次和景观效果,这不仅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还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纳凉、健身的好场所。
湿地森林公园为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栖息和觅食环境,湿地内现有苍鹭 、白鹭 、赤麻鸭、黑水鸡、白骨顶、扇尾沙锥、红嘴鸥、棕头鸥等鸟类7科22种,各种两栖、爬行动物20余种。
好景,好水,好生活。如今,漫步在白鱼河湿地森林公园,还公园湿地生态系统得到逐步恢复,让每一个人都由衷地发出赞叹之声。
普照寺森林公园 幽谷深处有新景
灵光湖水,清澈如镜,碧波荡漾,每逢双休日,居住在晋宁县的市民,越来越喜欢到普照寺森林公园郊游。
素有长松胜境之称的普照寺森林公园,位于晋宁县昆阳街道办事处大新村长松山,南连白虎山,北临青龙山,东与文蜂塔遥相对峙,群木苍翠,浓荫蔽日,森林茂密,景色宜人。公园建设面积855亩。其中,绿地面积640.31亩。
林木苍翠,鸟语花香,长住喧闹城市的市民,只要走进普照寺森林公园有缘谷,就像进入世外桃源,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美环境。特别是洞天乐园内,市民不仅能欣赏到山茶、杜鹃、含笑等鲜花争艳,夏季还能拾到各种美味的蘑菇。普照寺森林公园建设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建设,以乔木树为主体,充分依托和利用林地资源,以改善城市景观环境、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质和价值为原则,进一步满足市民休憩、健身、娱乐等活动。特别是在幽谷深处建设十里长亭、鸳鸯楼、鸾凤楼、鹊桥、孔雀凳、蝴蝶椅、八仙桌、同心桌及吊床、秋千等游乐项目,几百米长的林荫小道贯穿全景。
如今的普照寺森林公园,鲜花怒放、鸟语花香,到处处处是养眼的绿。下一步,晋宁县不仅准备增加普照寺森林公园的植物种群数量,提升湿地的景观效果,还力争今年内全面完成植树绿化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要。免费向市民开放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美景,更让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现了“出家门、进花园”的美好夙愿。
推荐阅读: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