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19日消息:如果用一幅画描绘山东潍坊,你将拿起什么颜色的画笔?
涂抹在大地上的是绿色,描绘在水系里的是碧色,喷洒在天空中的是蓝色……山青水秀相辉映,碧水蓝天竞鸢都。这幅美丽潍坊的自然中国水彩画,可以说是生动地回应了千百年来镌刻在白浪河畔的奎文门城楼的四个大字——“鸢飞鱼跃”。
如果用一首诗来诉说山东潍坊,你将用什么词藻来表达?
“三更灯火不曾收,玉脍金齑满市楼。云外清歌花外笛,潍州原是小苏州。”这首二百年前曾任潍县知县的郑板桥留给后人的诗,显然已经远远不能涵盖“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潍坊生态盛景。“绿染四季、花满全城、水润潍州”的城市风貌,难以用言语和镜头表达。
今年,生态潍坊的科学提出,是潍坊跨过“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荣誉标杆后,更加用心书写的一份文明答卷。
生态潍坊,一道烙印在美丽中国版图上的风景。今年以来,山东省潍坊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规划引领、决策控制,着力打造生态潍坊恢宏壮丽的文明诗篇,勇于承载起奋斗目标,以更高的生态文明支撑更长时期、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推动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沿着科学发展的绿色轨道前行。
规划引领:生态建设与文明反哺相得益彰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上升到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穿针引线的高度。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抉择,是在发展理念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也是加快转方式的紧要任务。
潍坊人民,体会过生态创建的艰辛,也品尝过生态文明反哺的甜蜜。因而更加自觉地实践着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潍坊建设提高到重大发展问题的高度,看作有利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大民生问题。
潍坊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潍坊,要着力打造优美的自然生态、和谐的人文生态、优良的社会生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城市。高屋建瓴的城市新理念,用“绿色”视角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给潍坊带来了一片新天地。科学规划引领生态潍坊建设走向创新发展之路,推进了生态潍坊建设步伐的加快,促使我们更大气力地抓好源头控制、工程治理和生态修复,更大力度地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河道生态修复和湿地保护,更进一步科学地促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性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使生态潍坊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多赢。
重点污染治理,是难啃的硬骨头。潍坊市打响了一场场生态“亮剑”之战。
——“六河六片区”治污攻坚战。通过实施“关、停、限、建、管”五大措施,完成81个重点废水治理工程项目,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100%,7条省控河流达到功能区划标准,23条市控河流全部达到省政府规定恢复鱼类生长的目标;
——建设了53项重点大气治理工程,对1327个大气污染源实施了分类治理,全面淘汰取缔中心城区100台10吨以下中小型燃煤锅炉,城区空气质量实现明显好转;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在峡山水库上游建设了10万亩湿地,在入库的潍河、渠河等三条河流及白浪河断面设立自动在线监测点位,有效控制入库水质;
……
生态潍坊作为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让人民尽情品尝生态生活的鲜美。仅从潍坊湿地一角就可以窥见生态潍坊的全貌。白浪绿洲湿地、大汶河湿地、峡山湿地、禹王亭湿地等形成蔚为壮观的潍坊湿地群;4A级旅游景区白浪绿洲湿地成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3万只白鹭在这里安家。
今年,潍坊市提出把潍坊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一方面,是基于潍坊旅游在山东旅游大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生态潍坊的强大支撑,在加速潍坊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跨越。今年中秋、国庆“双节”长假期间,白浪绿洲湿地公园和白浪河北辰公园接待游客达到60万人次,旅游人数创历史新高。而在市委、市政府看来,生态建设的目的,不是为了营造一片供人观赏的人工景观,更重要的是:恢复河流、森林、湿地等原有的自然生态和生物群落,让河流、森林、湿地等重新成为“生命的乐园”。
推荐阅读:
生态潍坊,用绿色的情怀,承载起幸福潍坊的天空。
决策控制:生态文明给城市永续发展的生命力
倾听民意,科学决策,生态潍坊是“四个潍坊”的重要内容,是加快现代化经济文化强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载体。生态潍坊不止体现在几条河流的整治上,更体现在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生态城市的果断决策上。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下一轮城市竞争的焦点,国内许多城市都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战略目标和发展模式,生态潍坊已开启了引领之风,用提高承载力给潍坊永续发展生命力。
我们坚持节能优先、环保优先,重点抓好源头控制、工程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中,潍坊市把文明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启动中心城市生态圈工程、河流治理工程、大气污染防控等生态建设十大工程,先后对城区张面河、虞河、白浪河、浞河四条河流实施了生态修复,构建起了以生态保护与建设、污染防治、海洋生态保护建设为重点,以生态景观格局建设为基本框架的生态产业体系。上半年,潍坊市万元GDP能耗下降4.22%,降幅高于全省0.01个百分点,万元GDP电耗同比下降2.6%。
只有强力推动治污减排,才能赢得绿色宜居城市。从《潍坊市2012年度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实施细则》中,我们看到考核重点内容有三项,一是总量减排工作情况,二是环境质量改善工作情况,三是2012年百项重点环保工作的完成情况;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凡辖区内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完不成年度总量减排任务(减排量以省环保厅认定结果为准),水质控制断面年终不达标和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良好率低于2011年水平的,取消获奖资格。
提高环境承载力,考验着政府的执政和创新能力,政府对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体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生态建设水平。
潍坊市大胆探索减排管理工作模式,确立了节能工程重点项目136个,实现年节能65.84万吨标准煤;全面落实取水许可证制度,推行科学用水,全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1%;大力推进消烟除尘和脱硫设施建设,热电、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大型燃煤设施脱硫设备配套率达到98%;制定出台《潍坊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暂行办法》,全市建成机动车排气环保检测机构17家、检测线55条,年检测能力达60万辆。
同时,潍坊市不断加大对重点流域区域和重点污染源的治理与监控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全市207家市控以上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实现了省、市、县和企业“四级联网”24小时动态监控;全市362家环境风险源全部建立了动态监管档案,并制定应急预案适时开展演练。已建成293个重点减排工程,实现削减COD19.2%,二氧化硫11.85%,圆满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增至8处,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4%,比目标值高出3.4个百分点。
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先后拒批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200多个,对269家“双超双有”重点企业实施了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为生态潍坊保驾护航,打造出一个近者悦、远者来、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和魅力之城。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远大目标。这对潍坊来说,有着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2月,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建设“生态潍坊”,自此,潍坊的生态文明建设快马加鞭。这不仅是个加速生态文明从“建设”到“建成”的动力机制,而且是个把生态文明做成发展增量的生态战略,优美的生态环境必将成为潍坊强大的绿色竞争力,成为转型发展的坚实支点。
对绿色的青睐和向往,凝聚成绿色潍坊名片。今年,全市加快了国土绿化步伐,举全社会之力参与生态建设,全力推进沿海防护林体系、镇村绿化、绿色通道、水系绿化、荒山荒滩绿化、生态林场规范化建设等六大重点生态工程的结果,使全市林地面积达501.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5.2%,年实现林业产值243.5亿元,建成生态林场103处,造林86万亩。在城区,突出“以绿制胜”特色,开展“绿色家园”建设活动,对城市主次干道、公园景区实施增绿扩绿,新增园林绿地2216公顷。今年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2.1%、41.1%和19.4平方米。
景观绿化向生态绿化、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春季绿化向四季绿化转变,这三个转变生动地勾画着潍坊的城市底色。
增加绿量,修复生态,从城市到乡村,生态建设不留死角。全面加强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以库区、湿地、重要水源地和涵养区、北部沿海滩涂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为重点,建立一批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初步遏制湿地功能退化和面积萎缩的趋势。加大农村“以奖促治”支持力度,启动“连片整治”工作,到2015年力争实现百分之百的镇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百分之百的镇实现生活污水妥善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0%和90%以上。
今年以来,一项项行之有效的生态潍坊建设举措,变换着乡村的容颜。以“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能源”为目标,全面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实施秸秆青贮、氨化、过腹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今年全市户用沼气池总数累计达18万户,占适宜农户比例达到3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1%。
生态潍坊重塑着人们对城市的印象,绿色理念日益彰显。潍坊市弘扬环境文化,积极开展“十大环保人物评选”等社会性活动,持续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环境优美镇”等创建活动,在中小学设立了环保教育课……这些活动提高了全民生态环保意识,凝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正能量,推动全民共建天蓝水清、绿满城乡的宜居家园。全市累计建成61处国家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59处绿色社区、150所绿色学校。
生态潍坊助推了蓝黄“两区”建设。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北部沿海地区,潍坊市围绕耐盐碱植物培育、沿海防护林建设、滨海湿地景观营建与保护管理,开展科技研发,全面提升沿海生态建设水平。
如果说森林是城市之肺,那么水资源就是城市的血液。潍坊市着力完善提升现代水网体系,通过采取多库串联、库河串联、水系联网的办法,建设集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调度、水生态建设于一体的现代水网体系,在全市建成19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在3条主要河流上建设了41座拦水闸(坝),新增蓄水能力2亿方,相当于新建了一座大型水库。生态潍坊,血脉畅通,生命旺盛。
生态潍坊,任重道远,未有穷期。
推荐阅读:
(来源:潍坊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