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保护面临三大困境【评论】

2012年02月16日 08:50互联网

中国园林网2月16日消息:名人故居,在世界各国都是一种文化标志和宝贵遗产。日前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内的“梁林故居”突遭拆除,引发公众强烈关注。据2011年底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当中,新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总量为536001处,约44000处不可移动文物已消失。在城市发展以及经济利益的背后,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记忆和精神灵魂的名人故居保护举步维艰。

令人没想到的是,当年林徽因竭尽全力保护北京城墙时所说的话,无意中却成为了“梁林故居”今日惨遭“维修性拆除”命运的注脚:“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

梁思成、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中国建筑设计的国家奖就被命名为“梁思成奖”。

1931年到1937年间,梁林二人住在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当时门牌号为3号的院子里。梁氏夫妇爱好广泛,性格开朗友好,梁家渐成了京城文化圈人士开怀聚会之所,哲学家金岳霖、作家沈从文和萧乾、民主人士张奚若、国际问题专家钱端升、经济学家陈岱孙、社会学家陶孟和等都是这里的常客。“太太的客厅”成为1930年代北平有名的文化沙龙。

“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名人故居保护的新思考。究竟什么样的故居值得保护?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岗认为,凡是在历史上产生过一定影响的,都应算作历史名人。只要能够保护的,都应该保护起来。他还表示,相比青岛等城市,北京的名人故居保护工作做得不到位,“眼睁睁看着一个个没了”。

在历次由名人故居引发的“拆”、“保”之争中,“名人”如何界定是个令文物部门颇为头疼的难题,并非北京所特有,上海等地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国家文物局相关人士曾表示,名人也要分等级,名人故居亦要看名人的知名度和遗产价值,才能决定哪些故居可以拆,哪些故居不能拆。

不过,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名人”界定混乱、各说各话的现象依然存在。北京的众多名人故居,有不少都处在未受保护的情况下。据统计,北京地区不可移动文物3840处,消失的不可移动文物已经高达969处,北京近三分之一的名人故居已被拆除。针对北京普遍存在的名人故居缺乏有效普查和保护的现状,早在2005年,北京市政协就曾调研4个旧城区的308处名人故居,并通过了《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建议案》。建议案显示,北京308处名人故居中,有3处被列为全国文保单位,有40处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有33处被列为区级文保单位,有43处被列为保护院落或普查登记文物项目。由于腾退搬迁、整修建筑等成本很高,维护资金缺乏,有189户暂未列入文物保护项目,其中97户已被拆除。像恭王府、梅兰芳故居、宋庆龄故居这样得到妥善维护的名人故居属于凤毛麟角,而沦落成大杂院是多数名人故居普遍的命运。而且,这些年因古建筑和名人故居保护问题引起的风波不断:2003年,北京察院胡同23号、已有200多年历史、著名诗词学者叶嘉莹家族私宅被推土机铲平。2005年,孟端胡同45号、曾被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称作四合院“上上品”的清代果郡王府遭连夜“迁建”。2007年,北京宣南古城区的名人故居在拆建中大量消失,京剧“四大名旦”荀慧生故居、京剧“四小名旦”张君秋的故居、奚啸伯的故居、明代谢枋得祠等都未能逃此劫难。林白水故居、赵萝蕤与其父亲长住过的四合院遭遇危机时都曾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但最终都被粗野的推土机连骨带肉全吞噬了。经过众多专家学者论证的曹雪芹故居竟然也说拆就拆了。还有,纪晓岚故居也差点拆了,保留下来之后紧贴着马路,实际上也是一种破坏。像袁世凯、冯国璋、张勋等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故居,连区级文保单位都不是,随时可能无缘无故被拆了。

在专家看来,目前文物保护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文物保护单位的权力不够大,说的话没人听,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文物被破坏后,没有人能够制裁。二、《文物保护法》仍存在很多空白,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避免让一些人“钻空子”。要从法律层面,加大对破坏文物行为的惩处力度。三、整个政府都有责任保护文物,而不光是职能保护部门。保护文物是全民的事,老百姓也应该有文物保护的意识。

另据最新报道,7日下午,北京市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召开会议,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通报了“梁思成和林徽因故居”的情况。据其介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故居被拆除一事,相关当事人被“依法问责”,已责令建设单位按“梁林故居”原状进行恢复。

推荐阅读:

名人故居的伤与痛【评论】

梁林故居“维修性拆除” 华润置地仍属违规

北京:“梁林故居”已被拆除 文物局长“不知情”

上海探讨如何保护“争议性名人故居”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