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4月20日消息:一些城市热衷于搞“形象工程”,盲目追求“标志性建筑”的数量,实际上是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传统特色;重表面文章,轻实际效果;重局部功效,轻长远目标。这是对文化认知肤浅和对城市发展迷茫的表现。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品格的象征,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态结构。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代中国,城市发展必须直面一个新的课题:如何保护好一个区域之所以为区域的文化形态?如何保存既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营造适合本区域特色的地域文化特征?
文化生态是一种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是为社会成员所共享的生存方式和区域现实人文状况的反映,它与特定区域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因缘关系。文化生态养护与改善,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多样性状态与格局。
当今时代,文化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和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之所以能推动和引领城市发展,是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采用文化的形式,而文化也开始具有越来越强大的社会推动能力。因此,在城市建设中更多地借助文化资源及其所内生的力量,就是不断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城市发展能否为寻求文化认同的社群留下生长空间,如何让传统文化实质地进入城市公共生活,是当代城市发展与文脉接续的关键所在。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往往滞后于发展实际,有很多规划屈从于现实需要,没有起到规划应有的引导、开启、牵引现实的功效。在很多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功能性,而忽略其间应有的文化含量;只把眼睛盯着建筑、道路、人居、交通、广场、商贸等城市的物质结构,而忽略了文化生态、人文精神含量、历史文化内涵等城市文化内容。因此,我国的城市规划如果不从功能性规划上升为人文性规划,极易导致各地多年形成的城市文化特色丧失殆尽,从南到北千城一面,那时我们将愧对后人。同时,城市的文化生态具有不可再生性,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传统风格一旦变异,人居环境一旦破坏,都将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损失。
西方城市化进程中曾经出现过法国奥斯曼式的“大迁徙”,动用国家权力将城市贫民彻底驱赶。这一方式显然不符合城市发展的正常形态,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城市都不可能只是一个完美的镜像。时至今日,欧美城市的主要城区中都存有贫民社区,穷人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在城市中。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底层人民也同样拥有在城市中居住下来的权利。反观我们当下,一系列的城市改造计划以“改善生活条件”、“美化城市景观”为由大兴土木,不仅挑战着城市人群的生存权利,更破坏着城市中本应多样的生活形态与文化生态。
良好的文化生态,是文化与自然、社会能够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文化生存状态。文化生态养护旨在通过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使我们历史悠久、博大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获得积极的、更富于建设性的保护和发展。文化生态养护面临着两重任务:其一,通过改善生态环境,使文化遗产得以世代相传,让传统文化得到较好的保全;其二,通过优化生态环境,使在客观环境和历史条件变化之后,代代相传的文化遗产仍然能够通过创新获得新生命,促进文化的多样性,使整体的文化获得更新的发展。传承和创新,这是一体两面的问题,是文化生态养护的题中之义,也是文化发展的双翼。当然,“创新”必须慎重,借“创新”之名牟利从而造成对文化和文化遗产的重新破坏,这是应当警惕和避免的。通过创新而赋予某种几欲消失的文化遗产以新的生命,不是决不可为和毫无作为的。从文化的传承走向文化的创新,不仅是对永远处在变迁之中的客观环境的回应,也是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体现。
一个城市状况的优劣,既包含物质系统的合理程度,也包括精神、心理、情感等文化意义上对人的关怀程度。因此,城市的文化生态状况关系到是否能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是否能使人获得文化气氛、艺术熏陶。很多城市过于注重物质利益而忽视城市精神。一些城市热衷于搞“形象工程”,盲目追求“标志性建筑”的数量,实际上是重经济发展,轻人文精神;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传统特色;重表面文章,轻实际效果;重局部功效,轻长远目标,这是对文化认知肤浅和对城市发展迷茫的表现。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反思城市化发展经验教训中基本形成共识:城市发展不仅需要发达的现代工业支撑,更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高雅的精神塑造。城市文化已成为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软资源,文化所塑造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以及由此所迸发出来的创造力,是现代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才有持久发展的动力源泉,才能发展得更和谐。在多元文化的现代城市生活中,我们需要努力构建一个不同文化群落更好地共同生存的空间,一个既相互差异又彼此平等的交互空间。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