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18日消息:截至2011年,云南省玉溪市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82.6万亩,累计投资已达62510.85万元,是玉溪市建国以来林业投资最大,周期最长的生态建设工程。全市9个县(区)、71个乡镇、528个村、5.98万农户、22.14万人直接受益。退耕还林工程为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促进林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产生了深远影响,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快国土绿化 改善生态环境
经过10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市净增森林面积82.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67个百分点,减少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12.48万亩,昔日荒山陡坡渐渐披上了“绿装”,82.6万亩陡坡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增加了退耕还林区地表植被覆盖度,涵养了水源,大大减轻了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大幅度减少了流入“三湖”及珠江、元江两大江河的流沙量,提高了退耕工程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成为维护全市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退耕还林区域小气候正在形成,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增加了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了生物多样性,良好的生物链初步形成。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移植的树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4.2万吨,每年释放氧气4.02万吨(1公顷森林一天大约释放0.73吨氧气,相当于1000人一天吸入的氧气量),有效改善了人居生活环境。
农户收入明显增加 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玉溪市退耕还林工程区大多处于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退耕还林的补贴资金已成为他们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到2011年底,退耕农户享受国家补贴资金62510.85万元,退耕农户户均从退耕还林补助中直接获得收入10453.30元,人均获得收入2823.40元。工程完成后,退耕还林工程投资将达90026.08万元,退耕农户户均累计可获得收入15054.50元,人均累计可获得收入4066.20元。退耕还林成为退耕农户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待整个工程结束后,退耕还林工程所种植的生态林或经济林更是一笔经济价值巨大的可再生的持续的物质财富。
促进林产业发展 奠定林农增收基础
在工程实施中,玉溪市坚持“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补助期长、投资高、涉及农户多的特点,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户大力培植特色经济林、工业原料林,培育新的林果资源、林木资源和林下资源,为林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广大退耕农户在参加工程建设的同时,各地积极探索建设模式,新发展了一批以核桃、竹子、板栗、柿子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和兼用林,为退耕农户长期稳定地增加收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在退耕还林实施中,全市共建设林产业基地面积41.4万亩。其中发展竹子6.94万亩,核桃14.02万亩,以尾叶桉为重点的工业原料林8.22万亩,八角等其它经济林12.22万亩。实现退耕农户户均新增7亩经济林,人均新增1.89亩,户均增收10500余元。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拉动了特色经济林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全市特色经济林基地面积达114.26万亩,其中,核桃54.33万亩,竹子39.54万亩,其它特色经济林20.39万亩,林业综合产值达22.7亿元。通过退耕还林的实施,各地涌现出许多核桃、竹子、柿子种植大户或重点乡镇、村组。新平县水塘镇拉博村的黄家华,四口之家在实施退耕还林中,承包134亩山地,发展龙竹,年采伐竹子6000多根,收竹笋10余吨和出售核桃苗,年收入达15万元。华宁县宁州镇右所村委会右所小组柿子种植户唐海林2005年退耕12.6亩,亩均收入达9000元,总计113400元,占整个家庭收入的70%。
增收致富渠道明显拓宽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促进了农村劳务结构的调整,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事多种经营和外出务工创造了条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使大量农村劳动力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既增加了收入,又学到了技术,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朝致富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促进了退耕农户生产经营由原来以种植、养殖为主向多元化格局的转变,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增加了劳务收入。
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得到提升
随着工程的推进,政策的落实,生态效益的显现,经济效益的体现,全市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退耕还林对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减少水土流失,发展特色经济林,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推动作用,广大干部群众亲身感受到了生态改善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极大地提高了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触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生产方式的调整,从工程起步时的担心、不积极、压任务,到今天地方党委、政府及广大群众实施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要求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力度的呼声强烈,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工程区广大干部群众保护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普遍增强,自觉投入到生态治理、保护森林、建设“森林玉溪”的绿色事业中。
推荐阅读:
(来源:国家林业局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