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30日消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程中,兰州市一些农户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依托林地纷纷发展林下经济,成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受益者。到“十二五”末,兰州市力争林下经济发展的新增农户达到2.78万户,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
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据兰州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11年底,全市从事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户有0.5万户,总产值达到1.34亿元。特别是皋兰、永登、红古等县区以种植、养殖和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下经济取得明显成效,皋兰县的枣树+金银花的“林药模式”,红古区的核桃+旱砂瓜的“林瓜模式”,永登、榆中县的经济林+养鸡的“林禽模式”,为全市林下经济发展探索出了路子,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兰州市“十二五”期间林下经济发展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末,全市林下经济发展的新增农户将达到2.78万户,占全市林改农户10.91万户的25.5%,实现产值10亿元以上,林业对农民人均增收贡献达到12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8780元的15%。围绕“生态庄园”、“林家乐”、“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国有林场建设,打造具有兰州特色的森林旅游产业集群,参与农户3000户,产值达到0.82亿元。
推荐阅读:
(来源:园林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