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20日消息:一株榕树卖到了10万,150多万的绿化预算实际只需60万,多地园林官员落马。
绿化工程成了腐败新沃土?
根治“工程上马,干部下马”现象还需公众参与监督
一株普通的榕树,在账面上身价高达10余万元;一项实际支出60多万元的城市绿化工程,账面支付款却“疯长”到了150多万元……当前,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原本并不被人关注的园林绿化部门如今已成为“香饽饽”,大树进城、名木进城使园林绿化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行业,也成为了腐败的高发区。
为何一棵小树苗会牵出一起腐败窝案?园林绿化领域何以成为腐败高发区?在目前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加大园林绿化工作力度的今天,动辄成百上千万元的绿化资金应如何监管?
城市绿化成了政绩工程
腐败自然多发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园林绿化局原局长赵桂强因收受贿赂55万余元,并有161万余元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日前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3年。
调查表明,自2005年7月任古城区园林绿化管理局局长职务以来,赵桂强利用职务之便,在丽江市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发包和实施过程中,先后多次非法收受贿赂款物共计55万余元。
另外,赵的财产和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他家共有资产折合人民币340余万元,却有160余万元无法说清来源。
面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指控,赵桂强在庭审时竟辩称自己“搓麻将赢了30万元”,引来网民讥讽。
近年来,重庆、杭州、郴州等地均曝出了园林领域的腐败案。广西防城港市园林管理处腐败窝案中,该处原主任赵莉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与承包商勾结,虚报成本、虚开发票,分11次贪污公款170多万元、受贿3.8万元。
其中一项实际支付60多万元的绿化工程,赵莉萍和包工头串通虚开发票,提取了工程款153.7万元,除去开票税金等费用,套取了78.1万元,其中一棵并非名贵树种的榕树,单价竟然高达10万余元!
办案检察官说,类似赵莉萍这种园林绿化腐败案件,其职务犯罪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虚开发票,与供应商串通将苗木价格抬高,套取财政拨款;二是在采购或发包工程中与行贿方勾结,收“回扣”;三是成立运营公司,承接职权范围内的绿化工程,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没有价格标准
普通榕树最后开价10万?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苗木特别是古树名木来说,物价部门无法做到统一定价,树木枝丫支数、树冠形状、树高等都难以做成统一的指标,导致价格随意性很大。
“同一种树木、同样的胸径,树冠为半冠的树的价格可能就只有树形较好全冠树价格的一半,定价就看树形好看不好看,完全没有规范。”业内人士说,一般的商品会有规定指标,可以通过”货比三家“确定性价比较高的商品,但这一常规方式在园林绿化行业实行很难,留下了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
“以一棵原产地2万元的银杏树为例,供货商赚取2万元利润,加上运输费和预留回扣,最后开价一棵可能就达10多万元。”业内人士称,园林绿化工程包括景观设计、土方工程、给水排水、后期管护等等,涉及规划、工程发包、工程选材监理等环节,在这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有牟利空间。
记者了解到,由于当前城市绿化的巨大需求,银杏、桂花、红豆杉、香樟等名贵树种奇货可居,这样的“大树进城”不仅破坏了农村的生态,导致大量的古树名木在迁移中死亡,还滋生出一条“黑色利益链”。
缺乏监督
采购招标没有章法可循
苗木难以像一般物品一样登记入固定资产库,移植到城市的树木,成活率是个未知数,后期补种资金也给腐败留下了滋生空间。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较廉价的小灌木,实际种植数根本没法量化,种七八千株入账1万株,很难发现。有一些地方的园林绿化部门,利用城市道路扩张之机将树木移走,购买新树种植,再将原来移走的树“购买”回城市种植,循环获取利益,有的还以补种、护理为由长期获取利益。
“赵莉萍案中的一项普通绿化工程,财政预算投资200多万元,而实际工程造价只需六七十万元,即使是通过虚开发票套取70多万后,也没达到预算的投入额度。”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钟健说,项目投资动辄上百万元,获利空间弹性特别大,承建方往往不惜重金行贿关键人员、打通关节,以获取园林工程承建权。
某大型园林工程监理、高级工程师黎先生告诉记者,为压缩公务人员权力寻租的空间,在苗木购买过程中,一些单位采取多部门多人参与询价的办法。他同时坦陈,预防腐败的作用有限。“供货商可以当场喊高价,背后再给关键人员‘回扣’。”
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廖家胜认为,园林工程中即便通过招标形式购买苗木,也难以做到相关人员不在其中拿“回扣”。陪标、议标、围标等各种违规操作也可能在招投标过程中出现。
记者采访发现,因为绿化工程较为专业,行业内潜规则盛行,各种利益相互纠结,容易形成隐蔽的利益共同体。
公众知道得越多
权力寻租空间越小
一些地方政府将园林绿化当做“政绩”,投入巨资“大种树、种名树”,搞“形象园林工程”“政绩园林工程”,这样的“绿化奢侈病”,拉动了城市对古树名木的需求,也为腐败提供了滋长的空间。
记者了解到,赵桂强担任丽江市古城区园林绿化局长的数年间,正是丽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之际,绿化资金大量投入。
中国律师协会刑委会委员李春光说,随着各地对城市改造、形象提升所采取一系列大的动作,城市市政和园林系统成为又一个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目前,各地城市改造和形象提升,很大程度上掺杂着地方领导“长官意志”,显示出随意性,也使市政工程、园林绿化这一类的项目运行处于不公开、不透明的状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讲师郑彦妮认为,“一把手”手握园林工程发包、园林工程款等大权,是左右园林工程项目安排、园林工程款结算的关键人物,成为园林工程建设老板争相腐蚀的对象。
“只能加强廉政教育,教育涉及园林工程的干部不做坏事减少腐败形成,难以从制度上根除园林工程滋生腐败的空间。”钟健认为,由于园林工程中苗木等相关要素价格具有随意性,可操作空间大,加之专业性强,很难杜绝职务犯罪的发生。
廖家胜认为,针对园林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政府部门应大力推行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将项目招标、工程管理、后期履约等信息公开,让这些信息更加透明化,最大化压缩权力寻租的空间。
郑彦妮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整合有关部门和行业信用信息资源,尽快建立综合性数据库,完善园林工程建设领域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黑名单等行业信用记录,建立行贿人员信息资料库,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
云南省行政学院教授綦长青认为,对于涉及工程等巨大经济利益的项目及公务人员,纪委监察部门和审计等监督不能缺位。要减少工程中的随意性,在事中和事后都必须审计,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就难以挽回。
推荐阅读:
(来源:都市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