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28日消息:数据会清晰地告诉你,全省72.1%的土地总面积被这一工程所覆盖。由工程启动最初的仅21个县(市、区)扩展到现在12个市、70个县(市、区)、1056个乡(镇),区域总面积达到3283万公顷。30年建设,筑就了大美龙江浓重底蕴,让243.4万公顷的山川披绿,大地生辉,为大美龙江、生态龙江作出了突出贡献。
龙江前四期工程建设按照科学发展和当地的实际,部署了不同的发展重点,取得了各具特色的不同成效。
一期工程建设中,突出农田防护林、护路林和村屯四旁绿化,完成造林面积达73万公顷,占国家下达计划40万公顷的182%。一个以农田防护林、护路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构架基本形成。
二期工程建设中,建设范围由21个县(市、区)增加到29个县(市、区),在完善一期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突出营造了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使防护林的二级林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林种结构得到了调整,结构日趋合理,一个以农田防护林为框架,多林种、多树种、网带片、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 二期工程共完成造林 61.95万公顷。
三期工程建设区域增加到了30个县(市、区)。工程建设重点突出了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加大了商品林、经济林比重,提高防护林体系的整体综合效益。共完成造林36.3万公顷,占规划任务的143.9%。
四期工程区域范围扩展到全省70个县(市、区),重点突出了嫩江沙地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三江平原农田防护林建设工程、松嫩干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界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以及大庆市治沙示范区和兰西、青冈、明水、拜泉等县生态经济型高标准示范区,共完成造林72.15万公顷。
经过前四期工程建设,黑龙江省三北工程硕果累累。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3%提高到12.8%。沙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西部沙区累计完成造林27.8万公顷。据全省第三次、第四次沙化和荒漠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1999年至2009年十年间,全省沙化土地减少4.09万公顷。沙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3.1万公顷, 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35.4%,昔日的荒山、荒沟、荒坡呈现出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景观。目前,黑龙江省农田林网控制率已达80%以上,防护林体系的初步形成,有效庇护了黑龙江省大部分农田,减轻了风、雹、倒春寒、霜冻等灾害性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昔日的低产低质田已经变成了稳产高产田。仅农田防护林对全省的三大主栽作物小麦、大豆、玉米的平均增产效应就达15%以上,仅护田增产一项年增产粮食23.8亿公斤。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全省很多村屯“四旁”通过三北工程建设,实现了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青的新面貌。
三北工程建设成果还带动了相关林业产业发展。全省林业已基本形成了森林资源培育、林木产品加工、林业绿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森林旅游及林产品贸易等门类齐全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工程区人工林蓄积量由工程建设之初1977年的1400万立方米,增加到9800万立方米,价值440亿元。营造各类经济林6.5万公顷,年产果品9.8万吨,产值达到1.9亿元。同时,工程区以森林观光和绿色产品为主题的各类旅游、休闲产业正在蓬勃兴起。
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站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大干三年,打一场植树造林的人民战争,五年绿化黑龙江大地”的战略部署,5年全省共完成造林115.20万公顷,是规划建设任务的148.29%。其中三北工程共完成造林80.67万公顷,创造了黑龙江造林史上声势之最、规模之最、投入之最,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三北五期工程建设伊始, 2011年、2012两个年头共完成造林37万多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9万多公顷,封山育林18万多公顷。三北工程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继续为大美龙江建设作贡献。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