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构筑滇西北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2012年09月18日 09:08光明日报任维东

中国园林网9月18日消息:地处著名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带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素有“高山动植物王国”的美誉。

为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十一五”以来,迪庆全州投入林业的资金达到5.9亿元,相继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林产业建设工程等众多林业重大工程项目,全州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88万公顷,通过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在滇西北构筑起一道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

天保工程卓有成效

从1998年起,迪庆州就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将全州2583万亩天然林管护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工程县、各个国有林场,逐级签定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责任状,明确奖惩责任,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树有人看。

十多年来迪庆州完成人工造林12.85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32.16万亩,森林资源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同时,依托森林资源开展的普达措国家公园、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石卡雪山等一大批森林生态旅游蓬勃兴起。实施天保工程后,全州林业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管护能力不断加强,全州各族群众生态意识逐步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森林保护社会氛围。

据迪庆州州长黄政红介绍,全州如今每年有效管护2583万亩天然林,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305万亩;累计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67.9万亩,生态文明建设富有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退耕还林促结构调整

2000年退耕还林工程的试点工作在迪庆正式启动。两年后,全州三县便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围绕“不反弹、能致富”的目标,全州各地以退耕还林为平台,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户大力培植特色经济林,努力扩大种植面积,推动林产业发展,有效地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广大农牧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增强。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期间,全州共建设林产业基地17.1万亩,其中发展核桃、花椒、木瓜、葡萄等特色经济林12.8万亩,华山松、云南松、云杉等用材林21万亩,云南红豆杉药用林0.5万亩,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营造野生动植物和谐家园

迪庆是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

迪庆州各级林业部门狠抓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加工和进入保护区进行科学考察、研究、采集标本等活动的审核审批工作;加强境内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纳帕海、碧塔海和哈巴雪山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严打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活动,同时强化防灾减灾责任制的落实。通过科学管理自然保护区,迪庆州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推荐阅读:

吉林:全面推进环保工作 构筑绿色生态屏障

河南:五大分区构筑平原农区生态屏障

石山种树盐碱地造林 科技助建江苏绿色屏障

甘肃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打造生态安全屏障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