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5日消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近日在中国第七大沙漠内蒙古库布奇沙漠中兴起的一片人工绿洲上举行了《全球环境发展报告5》中文版的发布会。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阿米娜·穆罕默德说,选择在库布其沙漠绿洲上举行这个发布会是为了更好地向全世界推介中国开创的利用商业开发带动防沙绿化的创举,鼓励在世界荒漠化治理中推广这种模式。
对于参加这次发布会的海内外林业和环境官员及专家来说,这片在过去20年间人工建造的沙漠绿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由政府投资或某个公益组织赞助的环保项目,而是在政府政策支持下,由一个名叫王文彪的私人企业家通过商业模式实现的沙地绿化奇迹。
阿米娜·穆罕默德在发布会上说:“中国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在多元化力量共同应对环境挑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王文彪的亿利资源企业在治沙绿化中展现出变革性思想和坚定的行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尤其是面对荒漠化挑战的国家和地区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面积达1.87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如一条黄色巨龙,横亘在黄河南岸。今年54岁的王文彪正是诞生在这片大漠中的一个贫穷的村庄里。
他回忆说,过去沙漠中没有道路,牧民生活十分不便。但是,“沙漠造路太难了。风沙一来,刚铺好的路基就没了。”
当他28岁被任命为负责人去挽救当地一个以沙漠盐湖为资源的化工厂时,他想到唯一的出路还是修建穿沙公路。
他和当地群众摸索出一个在沙漠中铺路的新办法:用秸秆、沙柳等扎成方格固定流沙,保护路基。然后在网格中种上沙柳或沙蒿。就这样,人和风一寸一寸地争夺着沙地,建成无数个沙障网格,道路也慢慢延伸,一条65公里的穿沙公路终于在上世纪末建成了。
在过去20年里,王文彪依靠政府扶持,又带领当地群众在这片沙漠中修建了4条这样的公路。随着道路的延伸,沙漠中的绿色也在延伸。绿色环抱住了沙漠中被当地人俗称“水泡子”的七个小湖泊七星湖,形成了连片的沙漠绿洲。
8月,一场又一场的细雨洒落在库布其沙漠中这片绿意浓浓的绿洲上。生活在这里牧民新村的老牧民苏荣克日不时走到窗前看看天色,然后惬意地坐在沙发上呷一口浓浓的奶茶。
“记不清这是今年的第几场雨,有了这些雨,我们给亿利公司种树的成活率就更有保障了。”他说,“自从亿利公司搞绿化以来,这几年沙尘天气少了,下雨一年比一年多。”
他所说的亿利公司就是王文彪从那个沙漠盐湖旁的小化工厂发展起来的集团公司。在王文彪的眼中,沙漠广袤的地域、植物、矿产资源和充足的阳光都是资源。
亿利公司吸纳当地农牧民为小股东在沙漠中铺路,修建植物防沙屏障,同时引入投资,将沙漠中的资源变为药品、生物质能源和光伏电板等产品,运送出去。
随着牧民种植的沙柳和甘草等沙生植物逐渐成材,王文彪发现了其用途广泛,是市场必需的医药原料。
亿利集团通过种植研发沙生的甘草、柠条、沙冬青等160多种珍稀药材形成制药产业链。以甘草为主的医药产业直接收入已达10亿元。
为了保护和拓展已有的治沙成果,王文彪正在继续开拓他的绿色构想。2011年3月,亿利联合万达、泛海等中国6大民营企业联手在库布其边缘建设世界级的绿色清洁能源循环经济基地。
亿利资源集团总经理乔建国说,沙柳热值相当于60%的标煤,经过液化处理后,沙柳成了用途广泛的生物质油,而且两吨沙柳就能产出一吨油。沙柳汽化后生产出的生物质气也可作为民用燃气,用来供热、发电。
去年,亿利资源集团又引进浙江正泰集团,双方规划在黄河南岸的独贵镇建设2GW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首期10MW预计今年10月投产。亿利资源集团多元化的开发正在形成一种沙漠商业的模式沙产业。
沙产业给解决荒漠化治理这一世界性难题带来了新希望。
根据联合国数据,因为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肥土流失。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10亿人口受到土地荒漠化的威胁,74%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及东北的18个省区市。相对巨大的沙化面积,靠有限的政府投入,显得杯水车薪。
20年来,王文彪的私人企业在当地政府和群众帮助下,在库布其沙漠中修成5条纵横交错的穿沙公路,沿路筑起长达240多公里的锁边林,实施了150多万亩人工林工程,人工种植和围封补播甘草100多万亩,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
在今年6月联合国“里约+20”会议上,王文彪被授予联合国“环境发展奖”,以表彰他为全球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
二十多年的防沙绿化也改变了成千上万库布其百姓的生活。如今,拥有一千多亩沙地的苏荣克日和很多其他牧民一样成为亿利的小股东。根据协议,苏荣克日以每亩140元的价格租地给亿利,在此基础上又以每亩140元的价格承包沙地来植树种草。“现在人均一年五万元不成问题,还没以前累。”苏荣克日说。
生态的好转使沙漠景观越发动人。亿利公司引入了户外越野、穿越沙漠等极限运动,结合开发七星湖景区,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业。如今,旅客一年已达20万人次。
苏荣克日老人的儿子乌尼尔道格陶同村里的很多年轻人一样,除了租地种树,还搞起了旅游餐饮,再到七星湖景区为游客牵马拉骆驼,最多时一年能挣30万元。
王文彪说:“世界上有些与生俱来的沙漠不好治理也不能治理,但干旱及人为破坏形成的沙地和一些有条件的沙漠利用新技术、新机制和新模式可以改造利用。我们证明了,这样的沙漠是可以变绿的,沙区的老百姓是可以致富的,沙漠的产业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