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5日消息:前苏联生态学家杨.诺斯基(O-Yanit-sky)于1987年提出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以来,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生态城市发展也成为国际和国内城市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讨论和研究生态城市发展的理念、政策和技术。尤其是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话题,尤其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是国际和国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
2012年6月12日,在桂林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城市规划与发展大会”上,住建部有关官员指出,全国已有200多个地级以上的城市提出要建设生态低碳城市的目标。全国地级以上的行政区单位332个,275个地级市,从城市数量上看,绝大部分城市已对外宣称要打造中国的低碳城市。“低碳城市”似乎成为当下形容城市最时髦的名词。虽然,仅有的几个城市,有一些生态低碳发展的好样板。比如保定市的太阳能之城、上海世博园区从选址、规划到建设和运营都在贯穿低碳理念、以及杭州、无锡等地陆续出台衡量生态低碳城市的标准,这些城市在努力探索生态低碳发展的路径。
可是,我们用了“低碳”的概念,城市真的就在低碳发展吗?真的实现了低碳吗?从全国一些生态城市样板中,并没有找到肯定的答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称,中国许多城市,或陷入生态低碳发展的误区。
主要误区:
误区1:发展生态城市==制造城市景观
很多城市提出发展生态城市,就是修广场,建设人工园林,美化大马路,种植昂贵的树种、苗木。有些城市为了美观,甚至把城里的河床都全部水泥硬化。表面上,这些城市似乎美了。实际上,这些做法并没有实现低碳发展,反而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碳排放。
误区2:生态城市==建生态新城
全国20多个城市提出要打造某某生态新城,包括天津、广州、青岛、宁波、铜陵各类等大、中、小城市都在提倡建设生态新城。许多城市提出打造生态城市口号,实际上是在建设生态新区,这些新区与老区距离较远,与旧城的相关设施保持分离的状态,他们是一个封闭的“生态王国”,与旧城、与这座城市的文脉甚至与市民隔绝开来。表面上看,生态新城比旧城更美了、更现代了,实际上他们正在远离城市最有活力的城市市民、城市文化。一件华丽的衣服、一副空洞的外表,能让人感觉到他们的美丽和魅力吗?
误区3:生态城市==高技术投入
今年5月30日,北京京交会国际智能城市大会上,参会学者和一些公司负责人,提出生态城市建设许多可以运用和值得改进的技术。一提到生态城市,建设低碳城市,我们一些城市就忙于上项目,追求技术的新颖、奇特。许多城市选择修建高标准的绿化设施,修建高标准的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并不认真评估设备和技术的应用成本。上海世博会上展示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由于技术新颖很快得到国内多个低碳生态城市的青睐。有些城市动辄投入数亿元搞相关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因为应用成本过高,导致许多场地和设施闲置甚至废弃。也有一些开发商,把生态与低碳作为城市住宅的开发理念,把一些环保节能材料用于新型建筑中,建筑成本大幅度提升。说到成本,恐怕200多个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市长们,并没有仔细评估生态低碳城市建设需要投入的资金量。
关于生态低碳城市的再思考:
生态低碳城市,到现在没有一个被公认,且通俗易懂的定义。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有不同标准来定义的生态低碳城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说,生态城市应该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共生的城市。
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终身教授张庭伟日前在广西桂林接受城市中国网专访时说到,生态低碳的城市,是为了追求一个美的城市。何为美?自然朴素谓之美,自然和谐共生谓之美,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谓之美。一个生态低碳的城市,首先要尊重自然、尊重城市文脉、尊重人的生存环境。
俞孔坚教授强调,城市的生态与低碳发展,首先应该想到一个免费的生态和低碳的维护系统,那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是最美的、价格最低廉的生态保持系统,也是吸附碳排放最好的系统。
社会的主要财富是城市创造的,而创造这些财富最核心的主体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我们发展生态和低碳的城市,要考虑到大部分城市人,而不是小部分人群。
生态和低碳的城市,必须是一个健康的城市,而不应是一个病态的城市。健康的城市本身是功能完善的。新加坡前城市建设局局长刘太格3月24日在上海接受城市中国网专访时说,如同一个人一样,身体健康的人,本身就会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朴素美,略加修饰打扮能让人感到很美;而身体不健康,无论怎么打扮也很难让人感到美。城市功能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很多包括中国城市在内的一些城市政府,把完善城市功能理解为做城市形象工程。这些形象工程可能最后并没有让他们的功能得到很好地发挥。正因为,城市是让在这里就业、居住生活的人建设的,就应该让城市的功能完善,必须让这些人在城市中便利、舒适的就业和生活。
生态和低碳的城市,必须是让所有市民住得起、消费得起的城市。无论是在今年3月25日上海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还是在5月3日中欧城镇化高层会议上,以及在5月30日北京京交会国际城市智能大会上,国际社会众多的企业、开发者都在给中国的城市管理者倡导绿色、低碳和环保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可以一次性投入完成建设的,可是后期的维护却需要众多家庭、众多的民众来支付,目前很多的绿色和低碳设施和技术应用成本都比较高。从京交会上,城市中国网专访了中电联合会的管理人员,他们提出欧洲现在普遍推广的“被动式节能”、家庭太阳能发电装置等都需要支付昂贵的成本,德国弗莱堡被动节能房成本比普通房高出15%左右(德国弗赖堡在微博上公开的数据),在国内安装符合普通家庭所有装置的发电装置可能需要3万多元。按照我们市民现在的收入标准,这个成本普通家庭很难承受。
生态低碳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城市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和消耗是巨大的,特别是一些城市政府兴建大开发区、大广场、宽马路、植大草坪,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水资源。俞孔坚教授提到,中国有占全国10%优质土地,这些土地在平原,土壤、水等耕种条件较好,有90%的土地不适宜耕作,如果我们把城市建设在90%的土地上,我们就完全能保证全国的粮食生产的土地需求。可是偏偏90%的城市都是建设在这适宜耕种的10%的土地以内的。很多城市热衷于种草坪,提高绿化覆盖率,可是草坪灌溉需要大量的水,据测算,一平方米草坪年灌溉需用水1吨左右。对于北方干旱缺水的城市,种草坪是严重浪费水资源的发展方式。截止目前,中国各城市工业园区数量达6000多个,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土地面积1.5万平方公里,这些工业园区90%以上都属于低密度、低容积率的建筑形式。珍惜能源、节约资源的城市,如同张庭伟在第七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发言时讲到的,创造条件让子孙能实现持久发展,才是城市追求的生态、低碳发展的最终目标。
中国的城市怎样走出误区?
全球都没有一个实现零排放的城市,发展生态低碳城市,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城市一样,都属于探索阶段。只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比我们更成熟,技术研发地更早、资源更加丰富、人口更少,所以在一些小城市里,倡导并实施生态低碳的理念、应用高科技、环保节能材料更加容易。比如瑞典的哈马比市,是一个只有3万人的富裕城市,在推行生态低碳的城市发展理念中,城市政府和市民都支持,都能承担地起这些高投入。而很多城市,特别是人口众多的城市,像哈马比这样的生态低碳的发展模式还很少见。不同的阶段,我们对待城市实现生态低碳发展的标准和路径应该不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宜照抄照搬欧洲甚至美国的经验,还是应该立足于国情、立足于市情、立足于本地居民的意愿和未来,发展符合中国实际的生态低碳城市。
鼓励各地政府走出去,借鉴国际国内众多城市的经验。中国的城市化,用3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200年的历程,速度惊人。避免走弯路,还是应多取经。如同张庭伟教授在专访中提到的,中国的城市官员向发达国家学习,应更多的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生态低碳城市的机理,而不是具体的作法,或是某一项政策,因为中国的制度跟国外的制度是不同的。比如,欧洲很多城市会选择种草坪,那是因为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适宜草和植被生长,草坪种植在欧洲的灌溉成本很低。而种草提高绿化率的方式却不能轻易就搬到中国的各个城市中。中国地域范围大,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也可以相互借鉴好的经验,避免重走一些弯路。
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和优秀的文化,了解本地大自然赋予的禀赋和优势。俞孔坚教授提到,很多城市在提倡节能减排,这是一件好事。可是大家都知道减排很重要,却忽视了吸收已排出的二氧化碳同样很重要。吸收碳最好的主体就是大自然,不需要花费任何成本。例如雨水排涝,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个绿色设施,而不能仅仅依靠人工这种“灰色”设施,要充分利用土地的自净能力,把草坪修建地低于路面,在通过简易的技术改造,土壤吸收不了的雨水能在地下储存起来,争取用小低碳解决大问题。观念转变了,还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政府和市场可以筹备的资金,以及充分估量生态低碳需要投入的成本,通过比较和平衡测算,制定出可比较的方案才能让城市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借助规划和相关的政策,共同推动城市生态低碳的发展。国际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容易陷入盲目发展的困境,认为国际上最发达地区的规划和设计一定是最好的,最生态和最低碳的,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巴西利亚市的规划和建设,聘请了国际的知名规划师、建筑师重新建设的新城,而众多的规划大师、城市发展专家看来,巴西利亚并不成功甚至是失败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案例。国际上最新、最奇特的技术或产品,搬到中国城市中并不一定换来最美的视觉效果和心理认可。俞孔坚教授提出,还是应从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双管齐下来抓生态低碳的发展,要抓住大江大河的生态建设工程。地方城市在规划中,要尊重大自然,不要盲目修建大量矫揉造作华而无实的形象工程。
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相结合,让市民积极参与到生态低碳的发展中来。一个城市要实现低碳生态的发展方式,少不了市民的身体力行。一个城市不能光为了富人而建,也不会仅为穷人而建,而是需要为所有的市民而建。市民的收入是多层次的,对生态低碳的理解和要求也是多层次的,政府应根据市民的收入水平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和欧洲,国家和地方都会制定一定的支持政策,鼓励市民选择低碳生态的居住、生活方式。但是富人和一般的市民,对新技术、新理念的接受程度并不是一样的,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应该有选择的权利,政府应该为他们提供多种选择方案。鼓励市场力量参与,通过减税、补贴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低碳生态的发展。
推荐阅读:
(来源:城市中国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