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太子参 柘荣林下经济的“黄金”

2012年09月07日 09:50中国绿色时报霍兴华

中国园林网9月7日消息:2011年,GDP总量达34亿元,财政总收入2.24亿元。这组令人振奋的数据来自福建省柘荣县。

柘荣县作为福建省贫困县之一,经济为何呈现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

主要缘于一种植物:太子参。近年来,太子参价格持续走高。柘荣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油茶林下套种太子参,闯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双赢”的好路子。

典型示范

创建立体经营模式

柘荣县种植太子参历史悠久,素有“中国太子参之乡”之美称。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属滋补类中药。太子参喜欢在温暖而湿润的环境里生存,害怕高温和强光暴晒,比较耐寒,以块根留种种植,生长期为7个月左右。

柘荣县因其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成为太子参最佳生产区。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了适宜种参的气候条件,但是,没有土地不行。

为了解决林农种参用地难的问题,林业部门联合农业、药业、科技部门,在柘荣太子参主产区分别选择新植了油茶林和油茶老残林,建立套种示范基地,创造了油茶林地套种太子参的立体经营模式,彻底解决了林农种参用地难的问题。

在油茶林下套种太子参,能实现一举多得:

——可增加地表植被盖度,对油茶幼林地起到很好的固土保水作用,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在油茶林的自然遮荫作用下,有利于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对“种参”的保存;

——参地在每年的11-12月份采挖,相当于对油茶林进行一次全面的垦复,促进了油茶树的生长,节约了生产成本。

通过套种,太子参平均亩产量达150公斤,最高可达225公斤,与坡耕地种植的产量基本一致。油茶林每年可以减少1-2次的垦复和施肥投入,每亩可节省经营成本投入200元左右。

经过典型示范推广,太子参发展呈现出如火如荼之势。

农企合作

实现参农增收致富

油茶林下套种太子参,实现了农民增收,增强了县域经济。从发展太子参中尝到甜头的柘荣县委、县政府,领导当地百姓发展林下经济的干劲更足了。

2010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油茶林地间作套种太子参给予劳务补助,极大地提高了参农种参积极性。

林业主管部门积极引导油茶种植企业和太子参种植户建立农企合作关系,有效解决了种参用地和产品销售的问题,促进了太子参产业的良性发展。

2010年,柘荣县新植油茶基地4000亩,年底就有1500余亩被群众垦复套种太子参,2011年实现林下套种产值4500多万元,为油茶种植企业节省经营抚育成本30多万元。

2011年底,全县太子参产业实现净收入1.26亿元,带动参农人均增收1400多元,同时为相关企业节省油茶抚育经营成本140多万元。

如今,在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下,柘荣县90%以上农户都种植太子参,产销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太子参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开拓创新

做大做强林下经济

柘荣县在油茶林地套种太子参经营模式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在生态林业观光园、稀疏生态林地套种太子参的试验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011年建立500多亩红枫生态景观林,年底出租给参农种植太子参,目前太子参长势喜人,预计产量将比水田种参高出15%;

在稀疏马尾松生态林下套种太子参,林地土壤因受到马尾松根瘤菌的作用,在比常规种植少施肥2次的情况下,产参量却比水田种植高出近30%。

与科研院所开展“院县合作”,委托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开展林下套种草珊瑚、白术等中药材和珍贵树种,探索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典型引路,开拓创新,极大地促进了柘荣太子参产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70多个种参大户与相关油茶种植企业签订合作种植协议。到2013年,可推广新植油茶林地套种太子参面积7000亩,垦复老油茶林种植太子参2000亩,为参户解决种参用地9000亩。

小小太子参,活了一方经济富了一方人。

目前,柘荣县委、县政府正在实施建设百亿“海西药城”和“生态养生城”的“两城战略”。相信,太子参以及太子参衍生出来的欣欣向荣的林下经济产业,将会打造出一个更加和谐富裕的新柘荣。

推荐阅读:

辽宁本溪:挖掘林下经济 续写绿色传奇

“四模式”打造绿色杉城新特色—福建泰宁林下经济发展

河南:汤阴林下经济使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江西:林下经济成永丰增收“新引擎”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