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狮山商贸圏
白马涧生态园风光醉游人
太湖碧波荡漾
软件园高科技产业云集
中国园林网10月23日消息:201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原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合并设立姑苏区,原吴江市撤市设区,苏州中心城区面积增至4467.3平方公里,拥有市辖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土地,苏州进入大城时代。
大城时代,不能延续“小苏州”的心胸格局;大城时代,需要更远大更开阔的时代视野。
于是,“一核四城”便成为苏州中心城区空间发展的全新战略定位。
2011年召开的苏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明确了这一着眼长远的宏大构想。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蒋宏坤指出:在未来五年,苏州要抢抓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机遇,在做优做靓苏州古城的同时,加快提升东部综合商务城、西部生态科技城建设水平,重点推进南部太湖新城和北部高铁新城建设,全面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
大城时代,苏州面临的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
目前,“一核四城”的构想正在各组团扎实推进。连日采访,商报专题报道组为不断细化的蓝图和逐步体现的成效倍受鼓舞。
策划 沈玲 阿生
苏州园林甲天下,这是历史的骄傲,是园林和吴文化让苏州获得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发展基石。苏州高科技产业闻名于全国,这是现实的骄傲,在小桥流水的另一面,苏州塑造了雄视海内的制造业基地。
现在,苏州正向城市发展的金顶攀登。苏州究竟该塑造怎样的城市形象,确立怎样的城市定位?“一核四城”提出的西部生态科技城建设,无疑是一种选择,并充满现实感和创意感。未来苏州,不应该仍只有园林城市的名号,或是制造业重镇的华冠,而是应当在螺旋式的历史行进中,实现生态自然的全新回归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
一路向西。一路看,一路听。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个以确定生态优势为发展优势、以科技研发带动产业转型的生态科技城,正为大城苏州跻身世界城市第一方阵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前进优势。
A
一片离太湖最近的稻田
此时的乡间,一年最美时。
这里,更有别他处。从太湖大道拐进一条乡村小路,逶迤向前。小路一边是农舍,桂满地,橘满院;另一边是农田,阡陌橙黄,四溢稻香。
村口一幢两层小楼里,仇永康见了记者来,拎出一只包装盒,“帮我看看,这样行不行?”今年57岁的他,是高新区西部生态城东渚镇长巷村党支部书记。
包装盒简朴,竹编花纹,印了寥寥两行字——正中,印有“长巷大米”;上方,一行略小的字,写着“离太湖最近的稻田”。
“离太湖最近的稻田”本是鱼塘,这些年,一直租给别人,养鱼养虾养蟹。今年年初,租赁合同到期,仇永康一琢磨,不再续租。隔壁乡邻都以为老仇要么准备由村里集体养殖,要么就腾地修路盖房。不料,他却组织村民填了鱼塘,再和紧挨着的中村村联手,启动“退渔还耕”项目。总共200亩鱼塘,从今春开始改种水稻。
这让整个东渚镇为之瞩目。有鼓劲,也有怀疑和非议。这些气氛互相充斥着,涌向仇永康。
老仇很明白。他说自己头顶上悬着两把剑,一把剑是生态,作为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长巷人,怎么也不能“坑”了太湖的水质;另一把剑是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村支书,这是理应担起的分内事。“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真要分个上下高低,我得先保护太湖。”
这是“大彻大悟”。回想“那些年打过的算盘”,老仇毫不忌讳,说自己曾经“干过傻事”。
1996年1月,仇永康开始出任村支书。拍着胸脯要带村民杀出一条致富路的他,盘点了一下村里的资源。
用他的话说,侧耳听听周边村庄“炮声一响黄金万两”就眼红。长巷村是没山可采的,怎么办?至少能学“村村点烟”。于是,长巷村上马电器厂、包装厂……死撑苦熬了两三年,村办企业以失败告终。很简单,长巷村地理位置偏、交通闭塞等客观因素,扼制了他们所有美好的初衷和设想,也将他们的血气方刚满头满脑地浇了一通冷水。
再退守农业?也难。当时,种植收益不断走低,生产成本却在大幅上涨,再加上青壮年劳动力基本流向城市或邻近的企业,农田已无可抵挡地趋向萎缩,农业生产的社会地位更是急剧下滑。多少人还愿意再干这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事?
别无选择,只能靠水吃水——养鱼蟹。但太湖水就像湖面上莫测的风,能载舟,亦能覆舟。“丰收时,个个赚得喜上眉梢;等你大规模养殖再搏一把时,不想却翻了船。前些年辛辛苦苦挣的,全被卷走了。”
是谁制造了这湖覆舟的水?既有企业的污水排放,也有鱼农蟹农自身毫无节制的高密度放养。2007年,因太湖蓝藻事件而生的一项新政,终结了长巷村的围网养殖。鱼蟹转场内陆水塘后,大家本想图个清净,将135亩水塘以每亩850元的价格租给了别人,但猛然醒来,“心里仍不踏实,担心过度养殖,腐水外流进太湖”。
长巷村到底该走什么路?高新区和镇里的领导都来过。一句话拨亮了灯——“长巷村紧临太湖,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最大的财富是生态,最大的后劲也是生态。”
脑子活络的仇永康选了一条全新的“退路”——退渔还耕。说是“退”,实为“进”。如他挂在嘴上的那句话:“我们这块稻田,离太湖最近,也是最干净的稻田。”
还真是“两全之策”。保护了太湖的水质安全,村民的收入也可观。
扳着手指算笔经济账——与中村村联手将200亩鱼塘改种水稻后,假设每亩能收成1000斤稻谷,轧出700斤大米,按一斤7块钱卖,每亩能收成4900元。虽说得刨去用工、管理、物流、推广等各种成本,但,他们还能拿到生态补偿金、农资和合作社补贴等等。“从收入上看,只涨不跌。”老仇信心满满。
何止是长巷村沾了生态的光、借了生态的力?原汁原味的生态环境,正让苏州西部这片深藏闺中的真山真水,成了强磁场,吸引着趋之若鹜的游客。这里,山不高却秀、林不深却茂、池不大常清、地不远仍幽,对于目光久陷“假山假水城中园”而难免视觉疲劳或味觉寡淡的人们来说,就是天堂。
回望高新区20多年的发展,妙棋就落在此处。20多年间,高新区不仅完成了从早期代加工“世界之最”向现代科研“世界翘楚”的蝶变,更懂得在默默耕耘中埋下掀起盖头便能惊艳全场的伏笔——他们注重突出生态优先,提升具有科技、生态、低碳、人本等鲜明特色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全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城乡一体先行区,使生态文明成为高新区最靓丽的城市名片。B
生态价值观的多维度传导
完全由政府主导生态文明建设,显然不是高新区决策者的初衷。他们谋划的,是让人人的心里都“住”进一个“生态”。
现在,这一谋划已经变成现实。记者在高新区采访时,深切感受到,生态这个词语,在这片土地上已不再晦涩和抽象。相反,很“接地气”并极具“生机”。
在镇湖,人们会说,这里的气温要比城区低3-4℃。这不,在今年这个动辄40℃的夏季,有多少城里人奔着镇湖这番清凉来避暑的?
在白马涧,人们会说,2006年时,生态园里发现了“水中国宝”桃花水母。这种起源于5亿多年前的濒危生物对环境要求极高,它为什么又能在产业集聚、人口集中的高新区休养生息?
在太湖村,曾经满心想往城里搬的村民郁超露说,“专家来我们村里测过,说我们这里的负氧离子含量很高,空气都是甜丝丝的。你说我现在还舍得搬走吗?”
一个个设问句,都渗进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一种具体体味,都折射出他们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与记者同行的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李慧凤说,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其积极意义不仅仅在于呵护一片“真山真水、青山绿水”,更可贵的是,他们努力让生态理念在民间扎根,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种民间氛围,并形成多维度的传导链条,互为影响互为推动。
确实,高新区决策层很早就意识到,满目青色绿意浓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绝不能出现任何闪失或留下任何遗憾。而政府在倾心雕琢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更应让百姓从中看到实惠,让百姓由衷地与政府良性互动,集腋成裘。
这当然不能一蹴而就。政府需先行给民众一个示范。
早在2002年底区划调整之初,面对新划入到区内的大片西部山水,高新区提出“规划、整理、造景”六字方针。首当其冲,曾经“炮声一响黄金万两”的开山采石被全面叫停。2003年,宕口整治复绿工作开始全面实施。
至今,高新区已投入4亿元。昔日荒宕口,今时已发新绿:树山村汉墩头宕口的“欢乐谷”拓展基地,成了宕口生态旅游开发的成功之作;科技城龙山的废弃宕口,被综合利用建设了清山酒店; 肖家湾宕口建成了一个开放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此时,人们心中豁然:政府不只是在还历史的债,更是向大家展示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
华山路上高景山宕口旁,一位市民看此沧桑变迁,写下这样的文字:“如果我们的口袋都鼓了,生活都富裕了,但春天听不见鸟叫,秋天看不见繁星,平时喝不到清洁的水,看不到绿色的森林,再丰富的物质享受又有什么意思?”
百姓有了由内而外的觉醒与呼应,政府层面的推进,也便顺风顺水,步步夯实。
2002年,太湖岸线一公里内不许任何污染项目安营;2004年,实施太湖清淤取土工程;2005年,25公里长的太湖大堤惊喜呈现;2010年,太湖湿地公园开园;2012年,启动农村环境及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步步精准超前,步步又得百姓击掌叫好。
2010年初揭牌成立的西部生态城,更拿出一组具体指标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比如,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市危险废物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超45%,区域环境空气pm2.5年均浓度不超过15微克/立方米;区域河道水质达到Ⅲ类水要求。
“百姓越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越不能‘跟着感觉走’,而要通过指标衡量体现科学性。”西部生态城管委会主任曹俊说。
镇湖街道太湖村村民郁超露,就听到了生态脉搏的跳动。2009年新农村建设,村里铺好了水泥路,家里通上了自来水,太湖村变成了环境整洁村;今年,墙面刷新了,河道更干净了,太湖村又上一层楼,成了一星级康居乡村。花艳鸟鸣,千万风情,不可多得。“现在谁还舍得往河里乱扔一片垃圾呢?”
生态脉搏的跳动,无处不在。如今,苏州科技城已为24000平方米的屋顶披上了绿衣,各色绿化、草坪成为立体的风景。科技城规划建设部绿化工程师丁月梅说,屋顶绿化后,夏天室内温度要低3.29℃,冬天室内要高2.46℃。一个生态小镇也将问世。由中节能集团与苏高新集团共同打造的中节能绿色生态小镇,一期示范区除了全部采用太阳能屋顶集热,实现太阳能利用100%覆盖外,还将引入“日光照明”系统,全面取代白天照明并提供10小时以上夜间照明……
这些良性的互动,直接提升了当地的发展能级。根据计划,2020年前,高新区将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总计投入近329亿元建设40项生态工程,打造一个集“科技高新、生态高新、人文高新”于一体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C
真山真水间的绿色发展路径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中,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总处在矛盾的对立面。在这种语境下,优美的环境与发达的经济,似乎就永远无法携手同行。
事实并非如此。在高新区,记者听到这样的观点——只要遵循科学取向、人本取向和生态取向,发展的载体就能变得“轻柔”和“细腻”起来,这两者便能相融共进。
怎么“轻柔”?怎么“细腻”?高新区20多年的实践,给出了答案——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走创新、绿色、人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感谢“能量守恒定律”,让我们把废物变成资源,推动循环经济有了最经典的注解。但仅有概念不够的,还需要“创造”。2004年11月,高新区被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6部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循环经济,不是普通的“废物利用”过程,而是从科学分解物质的角度,提出的革命性的效益获得方式。
数据显示,高新区区内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现在已达到207家,这些企业推进“生态设计、源头减量”、“绿色采购、生产减量”,吃干榨尽,将污染排放降至最低,并趋向零排放。为解决IT企业大量电子废弃物的问题,高新区引进日资企业同和矿业,利用高科技处理方法回收贵金属,每月从电子废品中提炼出20公斤纯度为99.9%的黄金。如今,高新区像这种“补链”项目已有20多个。
同样令人津津乐道的是,高新区这些年来所斩获的头衔——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基地,全球电脑主机板的领导厂,全球最大电容器生产厂,世界最大级电动振动试验台……这其中,科技创新、人才智慧的作用不可估量。
再沿太湖大道一路向西,探访青山如黛的苏州科技城。10年前在高新区“北扩西进”中应运而生的苏州科技城,如今已是高新区科技创新的核心所在,亦是高新区在未来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两个百分之一百”,先行设置了企业落户的硬杠杠——引进项目百分之一百是高新技术项目,百分之一百是环保型项目。在这个前提下,科技城更多关注研发机构集聚度、人才集聚度、环境优美度。
研发机构集聚,四两拨千斤。记者从苏州科技城管委会了解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将在苏州科技城建设以互联网应用为主要研发方向的“中国移动研发中心”。建成后,这里将是中国移动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
浙江大学苏州工研院2011年成立至今,在这里已孵化衍生出16家公司,预计今年将孵化衍生30家公司,公司销售额达到4亿元以上,以后数年还将以翻番速度产业化。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建成医用激光技术等8个研究室,成立5家产业化公司和1个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中科院苏州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基地,成立2家科技公司;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成立蓝海彤翔等3家高科技产业化公司。
不胜枚举。数据显示,科技城已累计引进100余家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200多家国内外高科技企业,初步形成以医疗器械、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与新装备等为主的绿色产业集群。
按照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观点,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能有效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的科技创新;反过来,科技成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就能真正地推动生态的恢复、自然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实现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
孙晓东,苏州巨像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初,从美国矽谷回国创业。他一边展示着获得8项世界专利的“自发光显示膜”技术,一边感叹说:“这里就是我心目中的创新之城。”
面对波光荡漾的诺贝尔湖,背靠青葱碧绿的青山,见万点白鹭翔集……孙晓东说,苏州科技城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丝毫不亚于美国矽谷。
和孙晓东一样,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这片新兴产业新高地上。据统计,目前,苏州科技城累计获批和引进国家“千人计划”19人,获批省创新团队4项,占苏州全市1/5,获批省双创人才22人,引进博士、研究生1900多人,引进海归留学人员251人,国家“千人计划”和省创新团队获批项目数在全省同类开发园区中位居前列。刚刚落户的中国移动研发中心建成后,研发人员规模将达到4200人左右。
采访中,记者将所见所闻拍了照,传到微信朋友圈。很快,记者的高中同学,现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源回了段话。他引用的,是北野的诗——
“请允许我把你的故乡,也当作我的故乡。
请允许我把你的闺房、葡萄藤和月亮,也当作我的天堂。”
他,已心向往之。
推荐阅读:
(来源:城市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