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区生态安全林业保障体系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3年11月15日 11:10国家林业局

中国园林网11月15日消息: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林业保障体系建设关系到平原地区的生态安全、生态文明建设和木材供应等重大问题。为解决目前我国平原林业保障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林网胁地和农田林网生态场屏蔽等技术难题,由北京林业大学承担完成的“典型平原区生态安全林业保障体系构建机理及功效评价研究”(200804008)项目,采用多学科、多理论交叉融合的研究手段,在我国典型平原地区安全林业保障体系构建和功效评价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项目基于界面生态理论,在我国河南开封、吉林农安、宁夏贺兰等典型平原地区,分析了农田防护林网的环境场特征,系统研究了林网的遮光效应、林网对界面带土壤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影响,揭示了农田林网对农田作物产量的影响机理;采用树干解析方法,建立了典型农田防护林树种单株生长模型和林带分维疏透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完成了农田防护林网结构模拟技术,解决了如何确定林网最佳防护年龄、最佳疏透度和适宜株行距的关键方法问题,提出了幼龄林及成熟林实现最佳疏透度的调控技术措施。通过对西北、东北、黄淮海等典型平原区农田防护林系统环境因子场、林带不同方位农林界面资源分布梯度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林网生态干涉势模型,借助模型能够准确评估林网对农作物的影响程度及范围。试验了不同调控措施对资源竞争和农田作物产量的影响,提出了典型平原区农林复合系统种间竞争调控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农田林网的“胁地”问题,其中,根障处理能有效改善农田土壤水分状况,使小麦增加产量1.05%-12.06%,林网内农田减产区减少80%;对防护林进行修枝处理,能够增加农作物光接受量,农田光辐射强度提高6.8%,农作物产量提高4.0%。采用全面普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手段,从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对全国958个平原、半平原、部分平原县的林业服务功能(包括经济贡献和生态服务功能)及其对绿色GDP的贡献进行了功效评价研究,揭示了平原地区林业对于区域产业的贡献。
  项目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为有效降低平原区林网胁地效应、提高作物产量、指导农田林网设计、科学准确认识平原地区林业地位和作用以及建立平原地区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科技司)

推荐阅读:

湖北:京山县入围全省首批林业生态示范创建县

生态补偿墨水河先体验 城区河流后年变景观河

黑龙江大兴安岭2020年率先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区

江苏常熟:彰显生态文明创新实践生活

(来源:国家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