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践行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宜居城区

2013年12月27日 10:03中国环境报钟兆盈

中国园林网12月27日消息:和谁对话?

许明,中共党员,1963年7月出生,浙江省临海人。先后在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区、拱墅区工作。1998年6月~2001年6月任中共西藏自治区那曲县委书记。2007年以来,先后任杭州市拱墅区区长、区委书记。

为什么对话?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践行生态文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工作上,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已先行一步,2012年就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的实施意见》。我们想知道,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其中有哪些内容?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已做了哪些工作?

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也要提升,两手都要硬。面对要GDP还是要生态文明的抉择时,我们选择了后者。拱墅人正在加快实现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的各项目标,努力在践行生态文明中争当引领者,打造“美丽杭州实践区”。

对话人许明

中共杭州市拱墅区区委书记

点击一

焦点关注生态宜居城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关键思路坚持以民为本,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突出重点,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全民共建

记者: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在建设生态宜居城区中,指导思想是什么?

许明:拱墅区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是杭州市中心城区之一,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87平方公里,有10个街道95个社区,是杭州市区的“北大门”。

我们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宜居城区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富强、秀美、文化、和谐”新拱墅总目标,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区“九大工程”为着力点,以提升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强烈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构筑与拱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产业体系,打造秀美和谐的生态环境,培育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把拱墅建设成为凝聚“运河文化之灵、半山生态之秀”、“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宜居城区。

前不久,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让我们更坚定了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的信心。

记者:拱墅区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许明: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宜居城区中,我们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把营造美好的人居环境,满足群众提高幸福生活水平的共同期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坚持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生态优势是最大优势”、“环境容量是最稀缺资源”的理念,切实把生态优先的方针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突出重点,把当前工作的重点放在关系居民生产生活的基础性、根本性和全局性以及影响辖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上,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质量与环境安全等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提供,保障建设成果的基本机制、制度完善和公民生态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率先探索、率先实践、率先发展,争当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排头兵;坚持全民共建,举全区之力、集全民之智,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形成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氛围,形成“全区、全程、全域”生态意识渗透和自觉执行的良好局面。

点击二

焦点关注拱墅区生态宜居城区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关键思路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持续改善,努力把拱墅区建设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先试先行区

记者:拱墅区建设生态宜居城区,是要在什么时候,达到一个什么目标?

许明: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的实施意见》,时间是从2012年到2016年。提出到2016年,产业成功转型升级,使辖区内污染企业基本完成关停转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70%,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大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基本实现工业污水、生活废水“零直排”,京杭大运河拱墅段、内河主要河道消除黑臭现象、主要指标优于Ⅴ类标准,建设成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的康居示范区。环境安全有效保障,建成辖区环境安全联防联控联动网络以及应急物资网络库,辖区环境安全防控体系更加规范,应急处置更加高效,建设成环境安全有效保障的安居示范区。生态意识深入人心,在全区上下形成生态为先的共识,人人都来做生态宜居城区的践行者,建设成生态文化引领的乐居示范区。与此同时,生态制度基本确立,努力把拱墅区建设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先试先行区。

推荐阅读:

甘肃:兰州安宁加快构建大生态格局

功能区域战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治理雾霾不能缺失生态补偿机制

湖北:城镇化建设要打好生态牌 [分页]

点击三

焦点关注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的主要内容

关键思路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工程、碧水工程、蓝天工程、绿地工程、清静工程、环境安全工程、绿色创建系列工程、生态意识培育工程、生态制度建设工程。通过“九大工程”建设达到水清天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宜居

记者:拱墅区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许明:建设生态宜居城区是践行生态文明的具体内容之一。我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开座谈会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梳理归纳了“九大工程”,即产业转型升级工程、碧水工程、蓝天工程、绿地工程、清静工程、环境安全工程、绿色创建系列工程、生态意识培育工程、生态制度建设工程。

记者:“九大工程”中的第一项就是产业转型升级,这项工作如何开展?

许明: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也要提升,两手都要硬。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我们认为对区域内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很重要。我们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按照“完成一批、扫尾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实施半山和北大桥地区5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注:半山和北大桥为拱墅区两个老工业区块),加快实施重污染企业和涉及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关停转迁,使区域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合理规划辖区建设项目布局,科学划分各类建设项目禁止准入、限制准入、优化准入和重点准入等区域,制定产业布局图;研究编制针对拱墅区实际的禁止、限制、鼓励等产业指导名录;严格招商引资环保准入门槛,把环境容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强化环评审查,坚决杜绝新的污染项目。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节能、降耗、减排为目标,按照《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等要求,发展高效、节约、循环的现代产业,实现辖区产业根本转型。

在产业转型上,半山和北大桥地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成效明显。从2007年开始的两轮整治中,已关停搬迁各类污染企业516家。有的企业“搬”得我们心都疼,比如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和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年工业产值超100亿元,税收达14亿元,占全区税收的15%。为了拱墅区的生态宜居,我们今年忍痛将其关停搬迁。面对要GDP还是要生态文明的抉择时,我们选择了后者。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大部分企业都在关停搬迁中得到了升级和优化。如杭州大自然化工有限公司,原在北大桥的老厂区,废气污染比较大,周边都是新建起来的楼盘,居民常有投诉。企业搬迁后,产能扩大了3倍,产品1/3实现了出口,成为全国精细化工材料行业的冠军。原来的老厂区盖起了住宅楼,即将成为绿色居民小区。

记者:当前老百姓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水和气,请谈谈拱墅区“碧水工程”和最近的进展情况。

许明:拱墅区的“碧水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实施“百里河道清水工程”,完成34条(段)河道整治;完成金昌路、婴儿港河等五大片区截污纳管,实施67个、总长5.7万余米污水收集系统的截污纳管,每年新增日截污量2.5万吨。科学规划并建设好八大引配水区块、61条河道、74个水质监测点、两个水质常规自动监测监控站,实现内河水质监测全覆盖。建立河道整治前后水质比对监控制度,将水质改善情况纳入整治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与河道整治验收及施工单位信用评价挂钩。

同时,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巩固和提升治理成果,进一步重建和修复河道生态系统,逐步形成有鱼、有草、无黑臭、无病媒生物孳生的健康生态河道,在已有生态治理工程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区域实际的处理工艺模式。5年内,实施11条1.4万米河道生态治理。制定年度河道清淤疏浚计划,重点推进黑臭河道清淤疏浚,实施15条河道清淤疏浚,清淤23.9万立方米。加强河道日常监管,对全区河道、泵站、闸门、监测点及125个河道排口进行勘查,建立数字化档案,实现“一河一档”,落实长效动态监管;对现有污水管网,特别是老小区的截污纳管情况进行排查,制定对策逐一解决错接、漏接、管道破损、雨污合流等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又结合京杭大运河申遗和“清水治污”任务,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制定了截污纳管清洁水体三年行动计划,全市首推“河长制”,提出了“污水不出自家门”的口号。全区15条黑臭河道,已完成12条河道的黑臭清除工作。对6条河道实施生态治理修复,其中一条位于北大桥整治区内的后横港河,通过排水降水位,种植改良水质的水生植物,布置排污口预处理设施,投放鱼类螺贝类,已让水环境恢复形成生物链。今年12月初,这条河道通过杭州市相关部门的验收,成为杭州市区首条生态示范河道,成为可游泳的河。

记者:请您谈谈拱墅区的“蓝天工程”和最近所取得的成效。

许明:今年入冬以来,杭州市区出现了几次重度污染天气,百姓对头上的蓝天也越来越关心。在“蓝天工程”中,我们首先是对扬尘实施7个100%监管,即施工现场100%围挡,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拆除工程100%洒水,出工地运输车辆100%冲洗,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道路清洁实施100%冲洗。特别强化工地进出车辆以及工地沿线的道路洒水频次。探索扬尘管理新机制,完善和推广工地在线监控体系,加大对违反扬尘和渣土管理规定的工地查处力度。实施建筑施工单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向开展绿色工地创建的单位开辟相关许可绿色通道。

其次,加强工业废气防控,加快推进“无燃煤区”建设,深化热电脱硝设施改造,进一步巩固燃煤锅炉的除尘、脱硫工作,强化在线监控管理,脱硫设施稳定运行率要达到95%以上。加强工业企业有机废气收集治理,增强废气净化效果,建立区域、行业大气环境整治重点、热点及难点问题挂牌督办制。逐步优化餐饮布局,减少餐饮服务业废气污染扰民,确保餐饮业新项目稳定达标排放。

第三,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实施渣土违法整治行动,在关键道路设固定和流动卡口,按照“六个不准”和“六个严禁”的要求,开展针对渣土运输车辆的联勤执法。探索推行渣土车实施统一全封闭改装,减少运输抛洒造成的扬尘污染。开展堆场整治,对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工业煤堆、矿堆、灰堆和露天堆场、仓库,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围挡、进行覆盖或洒水降尘,严控露天堆场扬尘污染。实施油气回收工程及监管,加大加油站、储油库等重点单位监督执法力度,确保加油站(库)、油罐车油气排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同时,完善大气监测网络。

今年以来,通过对建筑工地扬尘多次检查发现,在建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全数挂设密目式安全网,施工现场道路硬化到位,裸露土方进行密目网覆盖或绿化,施工围挡设置到位,临街围挡做到“美化、亮化、序化”等。相关部门对近200个工地进行了专项检查并打分。此举严厉打击了渣土违法运输行为,对渣土运输车辆密闭不严、未实施密闭措施、未办理渣土处置手续等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有效遏制了渣土违法运输行为。今年以来,共查处无证承运渣土类案件100多件,罚款达人民币60多万元;对9件运输车辆未冲洗干净驶离工地的行为进行了查处。

值得一提的是,两轮半山和北大桥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对蓝天的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已关停转迁的516家各类污染企业中,约有半数企业有废气排放。规模较大的有杭州蓝孔雀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协联热电等。今年11月底,全球最大玻璃纤维供应商——欧文斯科宁复合材料杭州有限公司的窑炉正式停产,又一家较大废气排放企业全面关停。通过污染企业关停转迁、技术升级改造,每年累计削减废气排放量180亿标立方米,减少煤炭用量12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1.3万吨。降尘数据从2010年的20吨/月·平方公里下降至6.52吨/月·平方公里。这个曾经遍布污染企业、满树叶都是烟灰的老工业区,今天正在逐渐变成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

除以上三大工程外,绿地、清静、环境安全、绿色创建、生态意识、生态制度六大工程也都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拱墅人杰地灵,在京杭大运河南端创造了许多欣欣向荣的历史。在农耕文明时代,留下了米市巷、卖鱼桥、富义仓等地名,让人想起当年的富庶与繁华;在工业文明时代,半山和北大桥地区工业企业云集,工厂林立,机器隆隆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代,拱墅人照样一马当先,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正在加快实现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的各项目标,努力在践行生态文明中争当引领者,打造“美丽杭州实践区”。

推荐阅读:

甘肃:兰州安宁加快构建大生态格局

功能区域战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治理雾霾不能缺失生态补偿机制

湖北:城镇化建设要打好生态牌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