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3日消息:11月28日,北京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开市。今后,北京碳排放超标的企业需购买排放配额。当天下午,众多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齐聚论坛,为低碳发展各抒己见。
28日,北京碳交易实现“开门红”。早上9点,开市锣声一响,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成功购买京能集团2万吨碳配额,完成了首笔碳排放权交易。
在28日下午举办的2013年中国低碳发展战略高级别研讨会暨第四届地坛论坛上,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纷纷就“北京碳交易开市”表示祝贺,共商中国低碳发展战略。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徐熙在论坛上说,碳排放权交易的启动是北京节能减排新的里程碑。他指出,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北京碳交易试点,努力将北京建设成国家碳交易中心市场,国际有影响力的碳定价中心。 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杜少中说:“今天是碳交易所的好日子,期待北京碳市场能活跃起来”。他表示,环境交易所将为地方企业提供转型服务,让以碳排放为主的环境交易得到更多认同。但他同时强调:“让市场真正发挥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厉无畏同样表示,碳交易的繁荣离不开市场作用,调动更多私营部门资源,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难题。他说:“我国的绿色金融需加大创新力度。”
与会代表纷纷展望低碳发展未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认为,低碳金融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绿色金融发展空间巨大,碳货币将有巨大的发展价值。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杜祥琬则指出,低碳建筑是低碳城镇化的关键要素。低质量、短寿命的建筑浪费资源,增加排放,“攀比摩天大楼、豪华建筑不符合中国国情”。
碳排放权交易是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并实施的一项创新型市场化机制,可协同治理大气污染。北京是全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之一。
在试点阶段,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只针对二氧化碳一种温室气体,实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机制。超额排放企业须在北京市环境交易所购买碳排放权,排放企业也可卖出富余的碳排放权配额,从而达到整体节能减排。
北京目前不向个人投资者开放碳交易市场,只在企业间进行。截至昨日,北京已有200多家企业、单位开立碳排放交易配额账户。
推荐阅读: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