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7日消息:宜春市明月山温泉的火爆,让人体会到了宜春生态文明建设的热度;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让人见证了宜春生态建设的速度。去年1至11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分别列全省第二和第一,这是宜春建设生态文明,将自然山水“绿色效应”向产业延伸,物化为转型升级新推力爆发出的特色竞争力。
该市从生态视角布局经济发展,编制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等专项规划,以“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培育低碳文化”为发展目标,创造山川秀美、清新宜人的现代家园。该市坚持点、线、面结合,实施森林生态恢复保育、城市森林建设、通道绿化、乡村绿色家园建设、生态旅游绿色景观建设、珍贵用材林建设、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培育、高产油茶培育利用、毛竹丰产林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等“十大工程”,进一步保护和彰显了宜春的生态资源优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56.97%。以“显山露水、淡雅宜人”的城市发展理念,依托自然山体水系,全力打造“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生态城市。利用“四面环山相抱,城中秀水穿行”的自然风貌特色生态空间,以水道、绿道组成的绿色廊道为纽带,将中心城区的公园、游园、广场、专用绿地等串联起来,形成生态绿地系统格局。在城市建设中,宜春注重生态保护,将中心城区规划中预留15%的面积作为生态环境保留地,水域和生态绿地面积占到城区总用地面积的21%。在规划建设中,将城区坡度大于45度的山体全部保留,并制定严格的景观控制线,保护好山体的视线走廊,将山还于自然、还给市民。
宜春设立“绿色门槛”,项目择优筛选,发展工业严把“生态大门”。该市在规划、产业、项目、政策措施等方面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面对接,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振兴工程、高效生态农业扩张工程和服务业升级工程。主攻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机械电子、新材料、现代农业与绿色食品等5个高新技术产业。深入挖掘月亮文化,加快禅都博览园建设,发展富硒温泉产业。全市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和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开展粮食、生猪、肉牛、家禽、油茶、中药材、竹木、苎麻、果业、有机农业十大优势特色产业,并将富硒农业开发作为生态农业发展的新亮点,走品质调优、规模调大、效益调高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全市有机农作物基地面积发展到20万亩,有机产品认证数72个,开发建设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25万亩,推出富硒大米、富硒鸡蛋、富硒花生、富硒板鸭等10多个富硒农产品。
为建设生态文明,宜春举全市之力抓好“低碳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对接工程。他们下大力气保护全市空气环境质量,督促各县市污水处理厂全面运行,着力推进“一大四小”、农村清洁等生态建设工程。去年开展了六大环保专项整治活动,共取缔工业企业48家、养殖企业599家、矿山企业13家;29家重点整治生猪养殖场全部实行干湿分离,39座大中型水库全部实现了“人放天养”。
推荐阅读:
(来源:江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