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词之环保 明星抛砖 专家引玉

2013年03月18日 09:15中国网

中国园林网3月18日消息:因此,除了众多政界和商界的委员之外,众多明星委员也针对环保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不过从客观角度来说,明星委员大多只是起到了“抛砖”作用,而专业委员则在解决方案等问题上起到了“引玉”效果。

明星发言,“抛砖”阐述环保问题

针对雾霾天气,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用“难以想象”形容前两天北京“沙尘+雾霾”的天气。那天正逢他到政协驻地宾馆报到,有很多委员戴上了口罩,他没有戴。自称已经被这段时间的恶劣天气逼得无处可躲,以至无法静心创作的陈凯歌说,委员的职责和导演身份让他“必须”更多关注现实问题。他告诉记者,未来将提交几份提案,第一份就是关于加强治理环境污染的,“该关停的坚决关停,该治理的坚决治理。”

全国政协委员、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的发言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梅先生对北京的雾霾天气十分关注。他说因为雾霾天气,他的很多演员同事演唱都有了问题,嗓子不舒服,有痰,甚至声音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他呼吁大家重点关注雾霾天气问题,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希望在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出现矛盾的时候,政府能够重视环境保护。

而作为一位80后的明星委员,姚明则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体现了特有的幽默感。关于空气污染问题,姚明说:“我现在不仅不敢看天,连地都不敢看。我们要思考得更远一些,在没有看见的时候就想到这些问题,不是看到黄沙满天飞才想到去治理。”

专家解析,“引玉”带来解决方案

如果说明星委员的发言起到“抛砖”作用,那么专家委员的发言则在解决方案等问题上起到了“引玉”效果。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被多次问及同一个问题如何冲出“霾伏”?“我第一次遭遇霾是1985年在德国一家炼钢厂实习的时候。一遇到雾霾天,就不能骑自行车出门了。当地政府立即叫停私人轿车,关停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万钢说,雾霾在很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都曾有过。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PM2.5如今在中国妇孺皆知。他表示,科研工作者在战胜雾霾方面应有所为。看到雾霾里人们戴着有活性炭的口罩,我们应该思考给抽油烟机‘戴上口罩’;汽车尾气污染大,我们应该研发出更物美价廉的电动汽车,并推动电动车更多地被市场、被千家万户接受。“应该更积极地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加快推进‘蓝天工程’和污水处理关键设备开发。只有生产生活方式都‘绿色’了,我们才能重新获得碧水蓝天。”万钢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呼吁,坚决不能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要以先进的理念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标准。“环境的改善,不仅是政府与企业的责任,更应该动员全民参与,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丁仲礼说,3年前他就在中科院推动关于PM2.5的专项研究。PM2.5的排放问题很复杂,它不是直接排放出来的,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气候条件,其成因都不一样。所以要研究排放的什么东西会“长”成PM2.5,什么样的排放最容易转化成PM2.5。搞清楚这个问题后,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虽然并不是专家,但谈及“霾伏”问题时却同样有着独到见解。在谈及北京等城市的近期雾霾污染问题时他表示,如今出现的雾霾污染等问题,跟政府官员的政绩观有很大关系。要解决雾霾污染问题,政府部门的责任重大。冯骥才表示,北京不把雾霾问题解决了谈什么美丽,不能光虚幻地谈,还得有一个办法,还得实现它有一些具体的实际的办法,政府的责任重大。对于多城市出现的雾霾问题,冯骥才指出,恐怕跟政府现在官员的政绩观有很大的关系。凡是能跟他政绩挂上钩的他关心,跟他政绩联系起来十分关心,跟政绩无关的事情往往他不关心,或者放在一边,这可能是很大的问题,使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问题都是在政府应该管不管的地方出现的。

针对区域灰霾污染事件,农工党中央在提案中建议,从国家层面统筹协调区域灰霾污染治理工作,系统研究解决之策,启动“国家空气质量与公众健康保障工程”;亟须将PM2.5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对于不能达到新空气质量标准或者不能实现PM2.5控制目标的环保模范城市,撤销“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最新的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也已将PM2.5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并启动“国家空气质量与公众健康保障工程”。

整治排污,地下水源污染同样受重视

除去以雾霾天气为代表的空气污染之外,地下水源污染同样在两会期间受到重视。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营口市副市长高炜认为,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3是地下水。据新华网报道,日前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64%的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基本清洁的地下水只有3%左右。专家称,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的地下水污染严重。一些企业将工业污水用高压水泵直接压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致使当地居民罹患皮肤病,血液病及多种癌症。造成地下水污染绝不是个别案例,也不是刚刚浮出水面,而是流行于多个省份。个别省份情况尤为严重。

“用高压水泵将污水直排地下逃避环保监管的卑劣做法,堂而皇之流行了十几年,既暴露了一些无良企业及法人的利欲熏心,丧尽天良,也突显出一些地方政府的漠视甚至容忍,监管部门的失职甚至渎职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高炜委员说道。地下水源的严重污染,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应立即行动起来,重拳治理地下水源污染问题。

高炜委员提出如下建议:1.国务院,各省(市)应组织开展尤其对化工、皮革、印染、造纸、矿产等企业进行严格认真的专项排查检查,对污水直排地下造成地下水源污染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2.出台专项行政法规(规章),严令禁止用高压水泵直排污水压入地下的不法行为。罚责、量刑要重。支持社会和舆论监督,对做出突出贡献和举报人予以奖励。3.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倒序排查,对问题严重的地区应追究责任。4.加强对全国地下水源的科学监测,通过媒体,定期公布地下水源的水质情况。增强社会监督的透明度。

推荐阅读:

环境之殇不容忽视 聚焦两会上的环境与生态问题

两会关注:城乡规划如何体现低碳生态要求

中国民众期待两会推动落实“美丽中国”愿景

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 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样本

(来源:中国网)